第六章 投资估算
6.1投资估算依据
油用牡丹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工程劳动定额等相关指标及相应的取费标准。
6.2投资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 6.2.1人工造林
每亩1490.0元,其中:
用工费:每亩1000.0元(每亩造林需工日10个、每工日100元,整地、砍灌3个工日/亩,栽植含补植4个工日/亩,幼林抚育2个工日/亩,管护1个工日/亩);
种苗费:每亩240.0元(每株按2元计算,每亩栽植120株,含补植苗木);
物料费:每亩250.0元(含肥料、农药、保水剂、生根粉等)。 6.2.2低产林改造
(1)更新改造 每亩800.0元,其中: 用工费:每亩500.0元; 种苗费:每亩50.0元; 物料费:每亩250.0元。 6.2.3龙头企业
建三个
1500万元的龙头企,需资金4500万元。250个中小加工厂需
11
资金250*50=1250万元。 6.2.4示范园和良种繁育中心
建一个1000亩示范园,需资金200万元; 一个良种繁育中心200亩以上,需资金200万元。 (2)其他费用
科技支撑费 按总投资的5% 规划设计费 按总投资的2% 工程监理费 按总投资的2% 管 理 费 按总投资的5% 不可预见费 按总投资的5% 6.3投资估算
完成油用牡丹基地建设20万亩的任务,所需建设资金29524万元;龙头企和中小加工厂需资金5750万元;示范园和一个良种繁育中心需资金400万元。
其中直接费用35674万元,占所需建设资金总额84.05%;其它费用6769万元。占所需建设资金总额的15.95%。
其它费用:设计费713万元,工程监理费713万元,管理费1783万元,科技支撑费1783万元,不可预见费1783万元。
资金来源:国家投资33954.4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自筹8488.6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2
6.4效益评价 6.4.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我县油用牡丹林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用牡丹林年亩产油可达250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用牡丹林年亩产油可达到300公斤。届时全县油产量将达到1200吨。按销售价价格每吨6万元计算,年产值达0.72亿元。 6.4.2生态效益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除了可以提供油等产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同时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通过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基地造林和对现有林分改造将逐年增加区域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增加了林地产出,而且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风灾、火灾、冻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为区域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6.4.3社会效盖
通过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即可提高林地产出,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又能出口创汇,促进林业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目标。通过优化整合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将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和农民参与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油用牡丹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油用牡丹资源基地,扩大油用牡丹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安臵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同时,通过营建示范林和进行技术培训,可大大提高林农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发展
13
油用牡丹产业不仅能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而且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1组织措施
县上要成立油用牡丹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政策研究、项目争取,任务落实,考核验收等工作。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各部门要夯实工作责任,从上到下建立以建设质量为中心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全县油用牡丹产业建设项目更好、更快的发展。 7.2技术措施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认真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全面开展对圃地建设、苗木培育、标准建园、科学管理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工作。
一是要把好种苗关。要加快建设高标准油用牡丹苗木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引进优良新品种。严格执行油用牡丹苗木生产的“一签两证”制度,杜绝不合格苗上山造林。
二是把好栽培技术关。首先制定全市油用牡丹生产技术规程。第二,认真总结推广管用、简便、易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适用新技术。第三,深入开展科技支撑服务,不断研究、解决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14
7.3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资金筹措,规范资金管理。主要争取国家投资,不足采用地方财政配套解决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专款专户专用,加强资金审计,严防滥用、挪用、盗用款项。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要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声势,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思想统一到抓项目、建基地上来。
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基地建设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阶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基地建设全部完工后,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竣工验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达不到建设目标的要限期返工。
四是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招商引资。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油用牡丹产业,采用“企业+林农”的模式,建立油用牡丹基地,进而培育拉长油用牡丹产业链条,要打造品牌,提倡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