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文意,理解各章所表达的要旨。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字
,
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学派创始人。
》,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
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道德修养及教育思想等。 2.借助工具书,通读选文,标注字音,解释生词。 3.熟读选文。 三、课堂导学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 (二)基础知识:解释重要的词语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
2、人而不仁,如礼何 ....
3、朝闻道 .
4、君子喻于义 .
5、见贤思齐焉 ..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
7、士不可以不弘毅 ..
1
8、虽覆一篑 .
9、知者不惑 .
10、克己复礼为仁;请事斯语矣 ..
11、其恕乎 .
12、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
(二)文本探究
1.请概括各章内容的要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明确:各章内容要点: 一、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二、礼、乐以仁为基础 三、执着追求“道” 四、君子重义而轻利
2
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六、文质彬彬,方为君子 七、以“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 八、持之以恒
九、智、仁、勇是完美人格必备 十、克己复礼为仁
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二、《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2、名句填写巩固 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 。”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明确: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学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