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酶和ATP
1.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影响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 B.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
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 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答案 A
解析 由题“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可推知,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B、C、D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A错误。
2.(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代谢中发挥多种功能 B.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C.验证唾液淀粉酶专一性的实验中,不宜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 D.在酶促反应中,随着酶浓度或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 答案 C
解析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催化,A错误;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 ℃,酶保存温度是在低温条件,B错误;验证唾液淀粉酶专一性的实验中,碘液不能检测出其他物质是否被分解,不宜用碘液来检测,应选择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C正确;酶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影响,在酶促反应中,随着酶浓度或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不会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可能发生改变,D错误。
3.呼吸作用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 B
解析 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A正确;图示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错误;根据题干及图中信息可知,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可逆浓度梯度将H转运到膜间隙,大部分H可顺浓度梯度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因此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C、D正确。
4.(2019·哈师大附中高三期中)细胞代谢离不开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反应底物 B.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活性 C.酶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发挥催化作用 D.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含有的酶完全不同 答案 A
解析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反应底物,例如,唾液淀粉酶作为催化剂,能够催化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唾液淀粉酶也可以作为反应底物,被蛋白酶催化水解,A正确;若条件适宜,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有活性,B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发挥催化作用,C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会含有不同的酶,但也会含有相同的酶,如催化ATP分解的酶,D错误。
5.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
+
+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 C
解析 加入酶C后,A浓度下降,B浓度上升,说明了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加入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物质浓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可代表酶促反应速率,据图可知,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A不足导致的,C错误;图示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后,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达到原T2对应的反应程度所需时间延长,D正确。
6.(2019·山东日照高三校际联考)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用斐林试剂检测→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 A.该实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B.丙组的实验结果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C.三组的实验结果都可用碘液进行检验 D.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和酶的种类 答案 C
解析 甲组和乙组对照,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乙组和丙组对照,蔗糖只能被蔗糖酶水解,能证明酶有专一性,A正确;丙组中的蔗糖酶溶液可将蔗糖催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正确;碘液可鉴定淀粉是否被水解,但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所以该实验中的指示剂不可用碘液替代,C错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