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改革的三个转变-精选教育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改革的三个转变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6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出台,高职入学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与教育需求的多元化,这将对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学生不同的入学方式与后续的培养质量联系最密切,是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加上各种生源混合在一起,加大了学校的培养难度。因此,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如何把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转变过去以老师讲为核心变成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是高职院校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生源多样化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当高等职业教育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阶段,“生源荒”与“生源多样化”的问题就会出现。“生源荒”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带来“生源多样化”的结果。这些问题的产生无疑对当前还不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生源多样化挑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 在当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政府倡导的校企联合办学、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只是学校一头热,企业没热情。即使学生有机会到了企业,由于学生的层次差别悬殊,只有少数的学生可以留在企业实习,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影响了高等职业

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校企合作的法律依据,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宏观调控不力等。也有高职院校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高职院校自身合作优势不明显,教学管理体系不适应企业需求等,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识,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等。多样化的生源结构既加大了高职院校培养的难度,也深化了高职生源不适应企业需求的矛盾,给校企合作带来了困难。

(二)生源多样化挑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观念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搞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三明治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订单模式”等。当然,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能够说明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因此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学生不同的需求,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培养模式繁多并不能直接等于人才培养质量就高,在很多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总体还存在着诸如表述不清、结构混乱、内容肤浅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近几年高职毕业生跳槽率是最高的,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匹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每一阶段具体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教师用什么方法教,怎么实现等具体内容模糊不清,都需要重新设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管理者重新思考,深化高职教育培养质量观的内涵建设。

(三)生源多样化挑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生源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生情变化的差异加大了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德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压力。此外,生源个体差距的不断加大,基于生源多样化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能力考验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率,更考验着教师能否充分地了解学生,改变教学方法,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使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的能力。过去课堂教学以老师讲为核心,进行的是“大一统”的教育,现在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统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生情,不同基础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教师要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来授课,要把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学生,通过多年的积累、分析,可以对学生的特点作出总结和分类,这既是学院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变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做好分层教学的前提。

二、高职教育改革必须做出的三个转变 (一)转变“宽进宽出”的培养理念

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去一直在讲如何让学生怎样适合学校生活,有着“爱念不念”的强势,学校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差。而如今,在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形势下,以学生为核心的培养理念要求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的培养理念,学校应该主动适应学生。这一理念背后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人才

培养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即如何让“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成才的培养模式转变成“分类培养,按需学习”的培养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培养模式的设计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借以达成的方法认识不清,在建构上还缺乏理性的思考,进一步说就是学校还没有主动去适应学生的需求,靠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定,随便信手拈来,缺乏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检验,培养出来毕业生都是大一统的模式,没有什么特色。在当前生源数量不断下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如果对学生还是“宽进宽出”的培养,只将学生招进门而不将其训成才,学校最终会自取灭亡。

(二)转变大一统的教育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借助生源多样化的契机,不断地优化培养结构体系,要抓住培养模式的长期性、实践性和变革性的特征,精心设计学生的培养模式。比如,“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教学改革必须由学院的领导主抓该项工作,要建立学生入学、在学、毕业的数据跟踪平台,通过长期性的对生源构成、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数据分析,可对学生的特点作出总结和分类,这是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变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学院的管理人员、教师都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所学。辅导员要清楚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作出适当引导和规划;班主任在学习上要及时给予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合适性的建议,而不至

于使学生受到冷落,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任课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要有针对不同个体的教学安排和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都是因材施教、作出教学改革最基本的原则。 (三)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具有职业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这种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首先,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中,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自己表达的环节,这种训练很有必要,这样做法奠定了学生走上管理岗位应具有的表达能力。其次,在以项目为核心的专业课教学改革中,一般课程内容由工业案例加学习项目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每个学期都至少拿出两周的时间,让所有同学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设计和讨论自己的项目。为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尽量多的给学生创造基础条件,让有灵感的学生经常聚在一起,想一想,操练操练,说不定哪天就可以诞生一个技术项目的改造成果。在当前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核心,就是要求一线教师要把具体工作做实做细,要主动去了解学生,适应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特长,多设计一些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给他们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被冷落一边。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改革的三个转变-精选教育文档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改革的三个转变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6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出台,高职入学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与教育需求的多元化,这将对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学生不同的入学方式与后续的培养质量联系最密切,是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加上各种生源混合在一起,加大了学校的培养难度。因此,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qyyx5hkdq3gzju6vsv034ka295j0v00d0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