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单选题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下列1-2题。
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2.高铁站对城市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下图为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 完成下列3-4题。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④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某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阿拉木图至咸海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下降
2024年7月,全长265千米的杭黄高铁全线贯通,打通了浙西到皖南间山水相隔的天堑,彻底结束了浙江西部不通高铁的历史。下图为杭黄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杭黄高铁呈“Z”字形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流向 B.地形起伏 C.城镇分布 D.资源开发
6.杭黄高铁通车后对沿线地区的突出影响是( ) A.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B.利于商品的流通 C.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下图为兰新高铁的部分路段,该段既有地下隧道也有“地上隧道”。“地上隧道”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疆境内的强风吹翻列车,其一侧有许多回形小洞,
“地上隧道”内壁 采用双层结构是为了克服当地另外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隧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因地形崎岖修地下隧道 B.乙地因风力强修“地上隧道”
C.“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低温 D.“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强风
8.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物流 B.商务 C.工业 D.园艺
9.交通线路布局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结合某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路布局图,回答( )
A. 在甲市,以经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因该交通线路的布局逐渐衰落 B. 在乙市,因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于此而吸引甲市更多食客导致统美食餐馆日趋兴盛
C. 在乙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于城市中心,乙城会迅速演变为区域CBD D. 在M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远离城市中心,有利于高速公路出入口长久固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