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坯连铸机工作方式及控制内容分析
按照连铸机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将连铸生产划分为以下生产控制流程: 送引锭准备 尾坯 送引锭 浇注准备 浇注 按照连铸机的操作要求,划分为六种工作方式,分别为:断开、手动、准备上引锭、上引锭、准备浇注、浇注。可以用安装在主操作室分流操作台上的选择开关进行选择,选择开关有六种状态与上述工作方式一一对应。
通过选择开关不能开启或停止设备的运转操作,它只能为相应的运行方式所必须的运行、事故信号和连锁系统等作准备条件、发出指令,只有在拉矫机处于停止位置时,才能进行工作方式的转换。
工作方式及控制内容: (1)断开方式:
主操作室每流操作台和拉矫机每流操作台上“断开”指示灯亮;
结晶器振动、拉矫机、二次冷却水阀门均处于断开状态,其它设备可单独操作。
(2)手动方式:
随时可将工作方式转为手动。当转为手动时,断开自动控制和有关设备之间的联锁,这时设备运行状态不发生任何中断或改变,直到操作者给出新的控制指令为止。
在手动方式时,下列设备可以在相应操作台进行手动控制: 手动操作结晶器振动、点动按钮盒操作拉矫机;
手动操作拉矫机向前、向后、手动操作脱引锭装置; 手动操作夹送辊抬起压下。 (3)准备上引锭: 在这个工作方式下,所有参与送引锭杆的装置都需准备完毕,并处于原始位置上,操作程序如下:
主操作室选择开关处于“准备上引锭”位置;
按下辅助工作按扭,接通拉矫机电源和辅助工作电源; 拉矫机液压泵工作,拉矫机Ⅰ、Ⅱ号上辊抬起在上部位置; 压缩空气压力正常; 在拉矫机操作室预先选定送引锭杆的压下压力;
悬挂操作箱和拉矫机操作台上的两个指令选择开关都同时选定在拉矫机操作台位置。
以上条件准备完毕,表示送引锭杆条件准备完毕。 (4)送引锭:
当主操作室将选择开关置于“送引锭”位置后,按下“送引锭杆”的起动按扭,随着指令的下达,下列装置接通:
引锭跟踪系统自动投入,开始控制送引锭杆。当引锭杆进入拉坯辊后,拉坯
辊上辊自动压下,同时起动拉矫机反转,延时自动停拉矫机。当引锭杆头部运行到结晶器下口500mm时,拉矫机停止运转。
此时,送引锭杆的操作由拉矫机操作室的操作台转换至悬挂操作箱,由浇注操作工点动操作,使引锭杆缓慢进入结晶器底部的要求位置(口内约150mm),跟踪系统自动断开拉矫机,此时拉坯辊上辊不能抬起。
闭锁结晶器振动;
闭锁 “浇铸” 启动按钮;
作为引锭杆跟踪系统启动运行的条件。
当引锭杆进入结晶器后,可将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浇铸准备”位。 (5)准备浇铸: 在这个工作方式中,进行浇注的所有准备工作。当主操作室将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准备浇注”位置,进行下列操作: 手动打开结晶器冷却水阀门; 手动打开设备冷却水阀门;
接通结晶器润滑装置及振动装置主回路。 (6)浇注:
当“浇注准备完毕”的信号灯亮,主操作室每流操作台上运行方式选择开关置于“浇注”位置,执行下列操作:
中间罐车开到结晶器上方浇注位置; 钢包回转台由受包位旋转至浇注位; 在悬挂操作箱上按给定值选择浇注速度,在操作台按给定值选择振动频率; 当结晶器口内的钢水面达到要求高度后(距结晶器上口80~120mm),在悬挂操作箱上按下“浇注”按扭,下列设备自动投入运行:拉矫机按预定速度运行、结晶器振动装置以预定频率运行、结晶器润滑注油阀打开。
拉坯速度可预先给定,也可根据需要调节,实际拉速由装在拉矫机上的测速发电机给出。连铸机按工作拉速进入正常浇注状态。
当引锭杆头部退回到拉坯辊前时,引锭电机自动得电反转收引锭杆。引锭杆返回到原始位置并自锁。
当铸坯头部进入剪机,手动将铸坯头部切除,切头剪切完毕,定尺自动剪切系统投入,按定尺自动剪切。
出坯系统
出坯系统有三中工作方式:手动,自动送冷坯,自动送热坯。 自动送冷坯工作过程:
1)剪机剪切第一根铸坯时,发出指令,运输辊道、出坯辊道启动;
2)当铸坯进入出坯辊道Ⅱ时,出坯辊道Ⅱ时内部的限位控制全部辊道停止,1活动挡板延时升起。当第二根铸坯剪切完成时,运输辊道和出坯辊道Ⅰ同时启动。铸坯进入出坯辊道Ⅰ后,由出坯辊道Ⅰ内的限位开关使其全部停止,延时启动翻钢机。此时,出坯辊道闭锁。
#
3)翻钢机将出坯辊道上的铸坯翻到上层滑道上,然后自动返回。当翻钢机复位,出坯辊道解除闭锁。
4)当翻钢机复位后,移钢机才能移送铸坯。
翻钢、移钢、推钢属于公用部分,与每流系统设有联锁,在此不作考虑。 尾坯控制
尾坯是在将要结束时,由操作人员在操作箱按下“浇注结束”按扭,这时将进入送尾坯工作状态。此时,结晶器振动装置停止振动,随着拉矫机中尾坯的退出,拉矫机停止工作,两上辊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