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绩 评卷人
研究生 孙鹏举 学 号 2008110334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特点
及对中国的影响
完成时间 2009年1月8号
课程名称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年 级 2008级
浅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中文摘要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成果的扩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地发展,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同时,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的影响巨大,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也对中国人民影响巨大,无数的中国人从邓小平的思想中获得灵感和启示,重新审视自己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处境,树立了新的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认识,堪称一次由思想风暴引起的社会大规模转型,研究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回顾那和时期的时代风云,对现时期的中国人仍然有很积极的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一度放缓,改革开放遇到较大困难,国际环境十分复杂严峻的情势下,政治、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历史时刻发表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科学地、全面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主体思想内容为: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方法和手段,与社会模式的选择无关,平息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强调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强调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思想是一个整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成果的扩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地发展,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同时,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92年3月做出决议,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精神,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广大干部和群众精神振奋,团结一致,到处热气腾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南方谈话通篇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同样始终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从学理上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可以自成命题。但这个命题不能自证其正确性,而须经实践丰富其内涵,增强其说服力。而实践的展开,从来就离不开具体的、历史的条件。如果抛开历史语境,从文本主义的解读
路径出发,我们就很难理解南方谈话中很多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与论述。在今天看来,建特区、开股市、办证券、搞市场经济,仿佛是理应如此之事;“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则是连中学生都知道的常识;而姓“社”姓“资”一类的争论,简直就是毫无意义的空谈。但倘若置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语境中,我们就会发现,南方谈话中对上述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非有巨大理论勇气者不能为,非有巨大政治勇气者更不能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同时具有实践性品格。而狭隘的文本主义者由于与生动具体的实践相悬隔,既不能开掘出思想文本的真实价值,也不能使思想文本所蕴涵的重要思想获得新的生命力。换言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生命力不仅需要过往的实践以支持,更需要崭新的实践以接续。否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很可能沦为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绝不是一个历史存在物或抽象存在物,而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感应时代要求的现时物。这一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就是南方谈话中说到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标尺,以“三个有利于”为实践标尺,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来检讨小平逝世十年来具体改革举措的得失,明确未来改革的着力点。
邓小平搞改革开放,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实用,没有复杂精深的理论,全是大白话,都是些实际问题,以及一些朴素哲学观点。这些朴素哲学观点并非什么创见,无非是因为以前的思想框架太不合理,讲些大白话捅掉窗户纸。例如“凡是论”,从哲学与科学上看不可能是正确的,却要经过真理大讨论权利斗争才能搞掉。黑猫白猫论是朴素哲学的典型代表,只是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显出有价值。经济学政治学上面复杂精微的理论多得是,小平同志厉害就厉害在在能够统统不管,就用最简单的逻辑解决问题。邓小平是个做事的人,最关注的是做事,为此用什么手段并不太在乎。他自己觉得有把握了,立刻就动手做,根本不理对方想不想得通。所以他就发明了著名的“不争论”,从做事上来讲,这是最有效的。这又是一个很厉害的地方,非常人所能为。什么是管用的?就是最朴素最简单的哲学,无招胜有招。最朴素最简单的东西,拥有最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复杂精微的中国或者苏联转型经济学,可以以后慢慢发展出来,并不是就一直靠简
单逻辑打天下。邓小平就是一个最简单做事的人。但最简单的哲学,成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南方谈话是围绕社会主义本质以及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展开的。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如此精辟阐述者,迄今并无第二人。和谐社会理论以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无疑丰富深化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同时也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是基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高度概括,也为现时乃至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四个大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前缀,而是一切社会实践展开的质的规定和价值指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这些认识与实践都是为了激发与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力量。而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更是为了激发与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力量。社会主义的本质,其力量不源自其高自标树或言辞魅惑,而源自其生动有力的实践和有说服力的实践成果。邓小平坚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更以生动具体的实践成果使广大人民感到不是离社会主义越远而是越近,普遍建立起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继续以生动有力的实践,激发广大人民投身改革发展实践的热情并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在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中焕发出巨大的本质力量。
总之,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使中国走向了发展经济,不搞内耗的黄金时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摘自《邓小平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