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新的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要求的变化。各国政府展开了一股行政体制改革的浪潮。本文结合各国公务员的制度改革并从我国现阶段公务员制度的现状,浅析在全球化如何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全球化公务员制度改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官僚之体制以力不从心。他们相机开展了“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而我国的公务员体制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公务员制度,亦所说的文官制度,指对政府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只能,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一西方官僚制度和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简述
西方官僚制度特征
(一)结构方面特征
1专门化。即各司其职,只能和职位科学分工分层,责任内容明确。
2等级制,行政部门为金字塔式等级结构,夏季必须服从上级的严格监督控制
3专门化和职业化。通过公开考试合格后加以任用,其权利受明确法律保护,非法定事由不得被行政机关免职,为永久性职业。
(二)管理方面特征。
1.规则化。规则体系详尽,工作严格按章办事。成员间的职责,权限,相互间的关系,
活动方式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和约束。
2.非人格化。它以法律法规喂基础,无私秩序,公私分开,公事公办,一视同仁,不得
搀杂个人情感。
3.纪律性。行政人员的纪律惩戒,落实严格制度。
(三)组织文化方面特征。
官僚制组织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精神”,排除感情、情绪等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使管理变得可预期、可精确计算和可控制。
官僚制度力不从心的表现:
1.官僚制组织的功能失调。(1)官僚制强调权力的集中统一、层级节制,这势必会造成
政府人员规模不断膨胀浪费人才。其固定分工按章办事和等级服从会导致下属部主动工作,日趋丧失活力和创造力,导致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2.应变能力差。官僚制组织习惯于例行公事,模式固定,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差,处理
事务能力下降。
3.损害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官僚制的扩张必然导致政府机构的膨胀和盛行,它的扩
张实际上意味着人们私人领域的不断缩小,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受限。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
(一)调整结构,压缩层级,精简公务员。主要措施有:1.分权。成立了专门决策的主管
部门,管理权转移到下级部门,使下级部门成为纯粹的执行机构。2.授权。让低层员工和公民更多地参与决策。3.弹性化。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撤销现有组织,建立“虚拟组织”,任务完成后,组织自行解散。
二)改革人事管理方式,增强制度的灵活性。主要措施有:1.解除规制。在职位分类上
实行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优势互补,使分类更具弹性和灵活性。化的绩效工资制。2.
推行合同雇佣制和临时聘用制。3.以人为本。改变过去以事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公务员的潜能,提高
其绩效。
(三)重塑组织文化。把管理主义理念引入政府管理,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即像商
业中的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组织目标
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政府绩效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虽然改革中问题依然存在,但它也充分反映了新的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一样的需要探索,寻求更好更高效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