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理课程论文
金立慧,201031060313 10级林学院旅游管理系3班 2011-11-20
浅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
摘要:中国管理思想历史悠久、内容博大而精深,尽管当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但是其主要内涵皆附着于各种文化流派,散见于诸家学说之中。《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源头,也可以说是中国管理学之源头,对中国古代管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的要算是儒、道、墨、法、兵五家学说,其中儒、道、法三家应用得最为广泛,为大多数领导者所采用,因而也发展得最为成熟。
关键词:东方管理学 中国古代管理学 儒家 道家 墨家 中国古代管理学的特征
既要谈论中国古代管理智慧,我们必须先分清楚中国古代管理学基本内容和特征,只有先了解这两方面,我们才能更好的欣赏中国古代管理智慧的魅力之处。
首先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东方管理学。东方管理学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系,以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为比较对象,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目标,以资源节约、低碳环保、效率最大化、互利多赢、科学发展观为理念或管理手段,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东方文化理想的组织文化软实力,以期塑造和提升企业组织核心竞
「1」争力的,被国际上称之为“中国发展模式的”系列管理方法与理论实践。东方
管理学包括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伊斯兰教的管理思想、印度的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等,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东方管理学中的核心和精髓。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东方管理学中的精髓部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源自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经历了又《易经》到先秦的百家争鸣,最终确立以“儒”为核心思想的演变过程。管理学在中国古代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但是当时各类学说中所阐述的“治人治国之道”皆附着于各家各派的学说著作之中。
1
智慧管理课程论文
《易经》是我国管理学的最初源头,时至今日依然对世界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易经》由周文王所著,孔子整理传授,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产生的指引者。“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传·系辞上传》),《易经》用最简单的哲学道理来解释复杂的社会与自然现象,揭示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生相克的发展规律。
在诸子百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应属儒、道、墨、法、兵五家学说,其中儒、道、墨三家自称体系,并为当时的统治者所重视重用,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
「2」
占据文化主导地位。
(一)儒家思想
瑞典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这样评价过儒家思想:“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精髓长盛不衰,历经几百年几千年仍为人们所推崇。
儒家的思想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等级观念。儒家认为万物是“尊卑有序”,每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我认为,这个观点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是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的,例如在孔子所在的社会时期,他所强调的“尊卑有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和行为方式,即应“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在现今社会,我个人认为,“尊卑有序”更倾向于指不同的人位于不同的权力位置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合适的行为,而非指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地位的高低所应遵循的繁文缛节;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时由自身推己及人的过程,也是儒家治世思想的理想实现路径;
3、仁、义、礼、智、信。仁是宽厚爱人,义是正值和敢于牺牲,礼是等级和权威,智是才能,信是诚信,这五项统称为“五常”,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内容;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思想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统治者奉行“民本”的治国之术,则能长治久安,这与现在管理学中强调的“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相似的,管理学上的“以人为本”要求上层管理者重视并尽力满足下层员工的合理需求,认真听取他们对具体生产流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
2
智慧管理课程论文
加以改进,积极构建管理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二)道家思想
道家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发起,与儒家思想是并驾齐驱的两大派别,中国人文都讲究儒道并用,“外儒家而内释老”。道家的思想可大致概括为:
1、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自然万物皆从“道”而来,人生当以自然的道为准则,然后才可安宁。同样的,在经世治国方面,道家也要求统治者应该遵循道法自然,不可逆其道而行;
2、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可道,非常道”,“万物自化”而“无为”,“上善若水”而“不争”,在管理学上,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是什么事也不做,任由一个组织去自由发展,老子所提出的“无为”是有前提的,即所有人,上至管理者,下至被管理者,都必须是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在不违逆道德、伦理、法理的情况下,共同的,自发的朝着一种积极的、有益的方向发展,而此时,管理者的过多干预就显得十分多余,甚至会成为正常发展的阻碍;
3、全性保真。道家发展到庄子时,认为一切认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毫无价值,只有“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名誉地位,才能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这一观点,我个人认为更接近于当“无为而治”发展到成熟阶段时整个社会形成的一种氛围,所有人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但对于目前所处于的这个社会发展阶段,这样的境界仍然只是我们的一种未来目标。
(三)墨家思想
墨家由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所创,曾经有一段作为“显学”由墨家子弟在实践中奉行,墨子死后逐渐势微。其主要思想是:
1、兼爱、非攻。墨家主张同等的爱天下人,而不是像儒家的那样分出等级高低,;非攻指的是墨家反对战争,认为战争造成天下人的灾难,而“爱天下人”就理应反对战争;
2、尚贤、尚同。墨家认为用人应该“尚贤”,“选贤任能”,才能治理得当。而“尚贤”应该“髙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否则“爵不高则民不敬,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尚同”指的是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凡遇到“善”与“不善”的,都要“告其上”,上级的是与非,下级都要绝对服从。
3
智慧管理课程论文
3、节用、非乐。墨子提倡平时生活应该节俭,不提倡享乐。墨家创始人墨子与其他学说创始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墨子出生于平民之家,且家境清贫,因为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所以墨子更能体谅和理解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同时也能在他的学派思想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如“兼爱”、“节用”、“非乐”等。“选贤任能”的管理思想虽然在东西方管理史中都十分常见,但墨子提出的“髙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方能真正发挥贤能的最大才能却并不多见,尤其在当时非常崇尚位高权重者应“两袖清风”才能体现清正廉明的风气下,这样的观点十分新颖,而且,也可以说是后来西方管理学上提出的“权力下放”理论的始祖。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没有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散布于各种典籍之中,凝结在各种道理之内。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精深,通过阅读各家学派的著作可以大概总结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一些特征「3」:
1、管理要“以人为本”。“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行幸,魏征》),古人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缺了人,即使是天时地利都占全了也成不了大事。由此可见,“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得民心和识人才。得民心是指顺应民意,赢得民心,得民心必须关爱民众,为民谋利。墨子曾主张统治者应解决老百姓的“三患”,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只有为老百姓解决了这些困扰他们的问题,统治者才能够赢得民心。《孙子兵法》中亦提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2、管理者要修身、明德
古代的管理思想十分重视统治者的自身修养,认为这是其胜任领导工作的先决条件,正如我们现在所要求的领导必须“以身作则”。
《礼记·大学》中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管理者的自身修养是包括多方面的,如道德、学识,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道德的修养都是最重要的。古人之所以重视德才兼备、廉洁正直,是因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
4
智慧管理课程论文
至于颠覆者多矣”(《资治通鉴》)。
3、重视使用人才
人才是实行有效领导的关键,孔子曾说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这说明了用人对治国的重要性。用人的关键首先是识人,古人认为,人才不仅仅要有才识超群,而且要品德兼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同时,古人也认同人在拥有优点的同时,也不能避免的拥有一些缺点,而聪明的领导者在用人时会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除此以外,用人还要注意一点,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相互之间充分信任,才能够合作,也才能够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4、重视管理中的谋略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十分重视谋略,人们普遍认为“谋”对成败的关系重大。“日之能烛远,势高也;使日在井中,则不能烛十步矣”(《尸子卷上·明堂》),这是说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远瞩高瞻,才能够成就大事。
谋略需要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且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行缜密的筹划,最后将其付诸于行动,除此之外还要有快速的应变能力来解决各类突发状况。
中国古代管理智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尽管这些百家学派所身处的时代对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限制性,但仍不影响我们从中发掘出一些可以传承百年、千年甚至万年的思想精髓。他们的管理思想不仅支撑着东方管理学数千年来的发展,也对西方的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甚至现代西方管理学者都对中国古代管理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学为世界管理学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正如美国管理思想史专家小乔治(C.S.George,Jr)在其《管理思想史》中所说的:“中国人早就以其智慧著名,但对他们的管理思想却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可是,《孟子》和《周礼》等古籍却表明中国古人已经历了解组织、计划、指挥和控制的某些原则。”
未来,随着更多的学者进行专业的研究工作,中国古代管理学一定会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眼前,进一步推动世界管理学更好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