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环境生态廊道有关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项目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生态原则、人本原则、文脉原则、特色原则、景观原则、效益原则。

项目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构建绿廊环网体系:提高绿地的景观和生态价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到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点”,总长度约为900KM的绿廊。

2 .3 项目远期和近期布局研究 2.3.1 远期布局

成都市绿廊体系的远期( 2 0 1 1 — 2 0 2 0 年)布局结构骨架为“一轴·一扇·四廊·五环·多点”, 以期形成总长约9 0 0 K M的绿色廊道环网系统(图1 )。

2 3 2 近期布局

近期( 2 0 0 5 - 2 0 1 0 年)实施的“ 光华大道一温玉路一青城山” 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是绿廊环网系统中西向的绿廊,起始于天府广场, 经过光华大道、温江城南大道、温江青龙桥、万

春镇、温玉路, 直达寿安镇,通过都江堰市的柳街镇、安龙镇、 大观镇,最终到达青城山风景区, 总长度约为1 1 0 K M ,其布局 结构是“一轴·三段·三环·多点”(图2 )。

一条轴线、3 个景段、3 个环状廊道、多条河流等交织共建了近期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环网体系。

.

2.4 近期建设重点区段和景观模式研究

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近期建设的重点区段是成都市市区段、温江段和都江堰段。其景观模式注重和突出近自然的森林景色、田园水系的自然风光、生态野趣的类原始风景以及体现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景观。绿廊沿线将把园林景点、运动健身、人与自然、历史文化、餐饮美食、休息住宿6 大内容融为一体, 以发挥绿廊的多重功能。

2 .4.1 成都市市区段

该段从天府广场到光华大道( 温江界) , 主要包括了城区范围内的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以及部分光华大道,市区内的各条河流水系等。它把天府广场、人民公园、青羊宫、文化公园、百花坛公园、浣花溪公园、杜甫草堂、锦江水系绿带以及三环路的诸多景点连接起来, 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的特色,展现成都市的人文景观,形成长约5 4.5 K M 的绿廊。

光华大道市区段重点建设生态健康步道,其两侧以高大乔木为主, 增加具有植物多样性和多层次配置的亚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结构, 营造具有生物多样性和较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体系的景观系统(图3 )。

2 4 2 温江段

该段从光华大道( 温江界)到都江堰界。通过了光华大道城区段( 7.3 K M )和温江段( 5 .6 K M ) , 光华大道至万春镇段3 K M , 温玉路段2 1 K M , 共计约3 7 K M 。

.

绿廊主要采用近自然景观营造模式, 大量栽植成都平原地区的乡土植物,如竹类植物和高大乔木,林冠线起伏变化、自然洒脱,并结合独具特色的众多川西竹林盘田园景观和成都历史悠久的水系景观,构建田园式、自然式的植物群落,展示田园风光、水系风光、近自然风光。

2. 4.3 都江堰段

该段从都江堰界到青城山,全长1 7.5 K M 。

绿廊采用借景手法,托青城山之背景,注重植物群落作为青城山原生植被群落延伸段的特殊地位, 以自然、幽雅的生态景观为基调。为此, 大量使用组成青城山原始植物群落的诸多乡土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构建富有生态、野趣、近自然特色的风景。其中,成青路绿廊示范段建设已见成效(图4 ) ,植物群落配置采用近自然模式,与青城山自然连接。

近期建设的绿廊区段中,在机动车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绿廊, 即一条或两条绿廊沿着或夹着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两侧绿廊的宽度最窄处不低于8 M , 最宽处达到3 0 M 。绿廊步

道宽度为1 .5 ~ 3 M ,考虑到人们可以在步道空间范围内单向步行、跑步、骑车, 即使出现人流拥挤的特殊情况, 只要人们相互礼让,将不会出现交通堵塞等问题。

3 成都绿廊特色研究

.

已经和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市绿廊, 具有独特的形态、综合的功能、本土的特色, 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近自然模式的植物群落构建, 合理丰富的线路组织, 城乡绿地的和谐统筹,并在植物选择中大量使用市树银杏和市花芙蓉, 在绿廊景观小品的点缀中充分采用本土材料和川西特色的廊桥亭台及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塑、诗词, 从而形成全面系统、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廊网络。

3.1 统筹城乡绿廊生态功能显著

作为“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成都市绿廊建设实施城乡统筹, 以成都市域的绿地系统为基础,绿廊延伸至整个城市范围, 通过绿廊使市区和郊区的各类绿地“ 点、线、网” 有机连接,使城市和农村统筹和谐, 必将促

进“ 全域成都” 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成都市绿廊的建设可以帮助城市绿地系统形成有效的网络, 从而显著提高其生态功能, 改变城市中出现的自然环境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环境恶化的情况, 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远期建成约9 0 0 K M 的绿廊将扩展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效范围,促进市域生态空间保护体系的形成, 构建一个开敞的复合生态系统, 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平衡和交换, 以此维持与发展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人流畅通,运行高效和谐。

成都市绿廊符合芒福德(LEWIS MUNFORD )“ 区域整体论”的阐述,在其建设之初就被定义为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一部分。成都市辖2 0 个区市县,市区是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中心,故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拟建东南西北4 条绿廊。

.

它们利用城市和城乡之间的道路、水道、高压廊道等线状联系形成成都市域内的绿色廊道, 以及公园( 如郊野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农田、林区、山地等构成大面积的绿色斑块, 可与城市内部的环网式绿地系统相结合而形成更为稳定的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成都市绿廊的宽度( 8 ~ 3 0 M 不等)可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突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野生动植物迁移的生态功能。在现已建成的成青线(成都青城山)中, 绿廊宽度指标得以严格执行,步道宽为1.5 ~ 3 M , 其两侧绿地宽度为8 ~10M (图5 ~ 7 ) ;而光华大道段的绿廊宽度达到2 6 M (图8 )。可见, 成都市绿廊林带宽度效应均能满足廊道生态阈值7 ~1 2 M 的要求。

3.2 植物配置合理 市树市花繁茂

成都市廊道的组成部分成青段将延伸至青城山著名风景区,青城山的自然植物生态群落可作为绿廊植物配置的参照模本。通过对青城山植物物种丰富度、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SHANNON — WIENER 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测度等的研究, 明确了青城山1 5 0 0 M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及层片结构。绿廊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将把生态习性、生态幅度、生活型等相似、彼此贴近生长、在同一斑块内出现、具有种间关联的植物配置在一起, 以正联接关系存在的植物种( 即2 个种对环境差异有相似的反应, 或是一个种的存在对另一个种产生有利影响的正相关植物种)构建植物群落, 促进绿廊植物良好、健康、快速、和谐地生长, 形成乔灌草合理搭配的生态绿廊植物群落综合特征。

环境生态廊道有关资料

.项目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生态原则、人本原则、文脉原则、特色原则、景观原则、效益原则。项目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构建绿廊环网体系:提高绿地的景观和生态价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到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点”,总长度约为900KM的绿廊。2.3项目远期和近期布局研究2.3.1远期布局成都市绿廊体系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qob36p4ao72h8v7sa970wk4t3v4f000u6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