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虽然我国在创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创业教育的认知观念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完备、实践平台不丰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够;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社会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政策不够明确等等。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通过案例实证研究,来剖析浙江万里学院创业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随着各类鼓励和优惠政策的推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提高其创业成功率,是大学校园创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建本科高校浙江万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视角进行研究,以此来透视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并对相关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探讨并探索一套适合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同类型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其比例已占全国本科院校的1/3。但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位于省会之外的地级市,受到了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步履维艰。近年来,重点大学向着“有特色高水平”的方向发展,高职高专也是越办越红火,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则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因此,如何定位办学目标、学科专业、服务面向、人才培养成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众多因素中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关键;如何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才去向如何?其走出校园以后能否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连串的问题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选择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导向,培养创业型人才,让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主动地减轻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而且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来“消耗”日趋庞大的待就业毕业生。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如何加强其创业教育,如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成为了决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关键所在。
二、我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新型地方本科高校,其本身就是一个创业的产物。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创新办学之路,确立了“育创新性人才,建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全日制本科人才为己任,以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培养对象个性化发展要求等“三个适应”为导向,明确了教学型本科发展定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4 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
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指导下,学校制订规划,设立基金,创建孵化中心,开设相关课程,同时还引进并开设了SIYB和KAB专业化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呈现向专业化、规范化、大众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连年攀升:2010年,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更是达到了163家,创业率达到3.24%,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一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体系。我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姻宁波团市委成立宁波青年创业学院,承担着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创业社团指导、创业实践组织和创业项目孵化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的积极作用,除加强宁波青年创业学院的建设力度外,进一步调动各专业学院的积极性,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成立相应的创业教育学院,开展依托专业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走科技创业之路。
二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已开设了十余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由“浙江地域文化”、“浙商研究”、“传统文化与创业管理”、“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组成的创业意识启蒙课程;由“创业与理财”、“企业管理”、“创业风险与回避策略”、“商机选择与评价”、“公司注册与法律法规”组成的创业理论知识课程;由“礼仪基础”、“管理沟通”、“影响力基础”、“创业训练营”、“经理人拓展训练”组成的创业品质拓展课程。据了解,学生选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更不知道如何着手。因此,学校进行科学遴选,整合出一套创业课程体系,事先公布、宣传,并由导师指导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实现在公选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业通识能力的培养。 三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制度。根据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的需求,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选择一批有志从事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以相应的激励措施,指导他们参加相应的培训、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建设一支宁波青年创业学院的核心教师团队,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目前,学校共拥有3名专职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人员,47名兼职创业教育教师,235名政府、企业等外聘专业导师,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创业教育师资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组织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创新创业需求,除宁波青年创业学院和浙江万里学院创业教育学院以外,努力拓展资源,组建各类组织来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组建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和提升的组织作用,如KAB大学生自主创业俱乐部、考研俱乐部、SIFE创业帮扶俱乐部、准律师俱乐部、广告与文化创意推广俱乐部、外语应用俱乐部、“意人”创意设计俱乐部、绿色生活俱乐部、移动信息俱乐部、AC软件俱乐部等十大英才俱乐部,使其成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
五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资助体系。从历年我校毕业生创业情况来看,在创业学生当中,科技创业和依托专业创业的学生较少,有60%以上属于与专业无关,创业层次相对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参与“红海”竞争,一遇挫折,容易放弃,成活率不高。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基金”资助体系,加大扶持、孵化力度,鼓励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优势出发,以学科专业的视角,前瞻性地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走科技创业之路,向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蓝海”发展。十年来,我校共出资100余万元来资助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并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来资助大学生创业,先后整合了宁波博洋家纺有限公司、宁波迪赛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博远有限公司等,共募集资金300余万元,主要用于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毕业生创业启动资金资助,我校应届毕业生的所有创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费用一律由学校买单,并且学生创业公司吸收其他学生(包括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分别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诚然,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提高政府、社会和高校以及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建立一个科学有序、有利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创业教育环境,促进创业教育发展。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必须站在全过程的角度,以高校教育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重点、以实战为导向的全过程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善创业教育体制、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平台,整合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等各种资源,共同参与,有机结合,打造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机制。 1.加强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全方位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一种较高的综合素质,它是在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所展示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包括执著的信念、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拼搏、冒险的胆识。这是大学生深层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目前,高校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尚有较大空间,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改变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问题意识,重视职业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就是培养质疑精神,使学生具有执著的科学研究态度,应摈弃和根除高等教育中接受现成事物的接受意识。
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首先要培养创造意识,把创造性看成是生活中所必需的。和创造意识紧密相联系的是创造动机,动机是创造活动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动机越强烈,效果越显著。其次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创业人才的特点在思维特点上需表现出不为陈规旧俗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能摆脱惯性,改变定势,还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不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范围内的东西。
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必备因素,一个人想要创业,必须具备一种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要敢于对已有的东西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势必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必须要创新,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要适时地推出各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相关举措,如举办校园“金点子创意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使其体会到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四是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创业活动属于风险投资行为,可能带来客观的效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要让学生对自己能够容忍的失败程度和可以承担的风险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创业实践中进退自如。要加强对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理念教育、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失败经典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辛勤创业有时候不仅不能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会带来巨大的亏损;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挫折中重新站起来,培养“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 2.加强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多角度开展创业教育 一是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学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学校还可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来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以拓宽学生的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如开展“创业与理财”、“商务谈判”、“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开设SYB、KAB等创业教育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