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养成环境与条件、参苗培育、养成管理、采捕与质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参增殖、潮间带围塘、池塘养殖的无公害养殖全过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条件 3.1 底质
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
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
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
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通常有如下几种:
a)石块礁
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
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
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c)塑料管礁
塑料管外径应不低于2cm、长不超过70cm,厚0.1cm,每667m2放600根,三个一组,捆成三棱形。
d)瓦片礁
采用标准瓦片,每667m2放5000片~8000片,每三片捆成一个三棱形,或把瓦片一头插入地下,每两片搭成一个小房状,每六片成一组,每组间距0.5m。
e)其他礁
空心砖、水泥板、废旧轮胎、网片、旧扇贝笼、鲍鱼笼、陶瓷管、竹筐、塑料纸、蛇皮带、包装布等都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的人工礁作为海参的附着基。 3.5 消毒清洗
每种人工礁都要摆放牢固,投放前要严格消毒,清洗干净,应无毒无害,有利于海参的附着生长;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时,人工礁建成后,进水浸泡用清新海水淹没人工礁后,每667m2用生石灰60kg~80kg或漂白粉10kg~20kg,均匀泼洒在池内浸泡2d~3d,然后排掉,一般应进排水洗刷3次~5次。 3.6 进水肥池
消毒处理好的参池,用60目筛绢缝制的网过滤,进新鲜海水1m,淹没人工礁,每667m2施发酵后的鸡粪10kg~50kg,或用尿素3kg~5kg,或复合肥3kg~5kg,全池均匀泼洒,使水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 4 参苗培育 4.1 放苗时间
应在4月上旬或10月下旬,水温在8℃~18℃。 4.2 放苗规格
参苗每个平均重1g~5g,即200个/kg~1000个/kg。 4.3 放苗密度
按池水深度、苗种大小、人工礁的多少等环境条件决定,一般应每m2放5个~10个。
4.4 参苗选择
按参苗标准执行,选择活泼、健壮,身体舒展、光滑,色泽正常,无黏液,疣刺粗壮尖突,摄食好,不拖便,无病害的参苗。 4.5 参苗运输 4.5.1 湿法运输
将参苗放在帆布桶、玻璃钢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清新海水水运,并用充气泵充气;也可以把参苗放在盛有海水的塑料袋内,充纯氧后,把袋口扎紧,放入泡沫箱内运输。 4.5.2 干法运输
把沥干水的参苗放入泡沫箱中,参苗厚度不超过10cm,封箱后直接运输。 4.6 投苗方法 4.6.1 直接放苗法
选择好天气,可看到人工海参礁,将大参苗按一定密度直接放到人工海参礁
上。 4.6.2 网袋投放法 小参苗可装在20目网袋中,每袋放一个小石块,袋口敞开,轻轻地放在人工礁上,让参苗慢慢从网袋中爬到人工礁上。 4.6.3 潜水放苗法 潜水员在池底将海参苗均匀分散在人工礁上。 5 养成管理 5.1 水质管理 盐度22‰~30‰,水温0℃~29℃,溶解氧5mg/L以上,pH7.8~pH8.4,透明度40cm~60cm,氨氮200μg/L以下。每半月在大潮汛期间进行水交换,最低换1~2个全量。每日(或定期)进行水质理化因子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2 每星期潜水观察海参的生长、摄食、活动情况,并观察闸门底部是否有损坏。 5.3 饵料 原则上不投饵,可移植海带、裙带菜、马尾藻、大叶藻类,增加食源,如需投饵时,可投少量鲜马尾藻磨粉液、干藻粉、海参配合饵料。饲料与用药应符合NY 5071和NY 5072的有关规定。 5.4 清除敌害 应及时清除鱼、虾、蟹、贝、藻等海参敌害。 5.5 微生物制剂的施用 每半月大潮汛换完水后,应施用微生物制剂2ppm~3ppm。微生物制剂要兑水50倍,用管流到池底,进行病害防治和改善水环境。 5.6 安全生产 每天巡池,检查堤坝、闸门和网具的安全情况。 5.7 认真作好记录 生产的每一环节都要记录清楚,认真填写生产日志。 6 采捕 6.1 最佳采捕时间 每年3月~5月和10月至翌年2月。 6.2 采捕规格 海参长到每个250g以上,根据生产或客户需求采捕。 7 质量要求 7.1 外观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 目 要 求 体呈红褐色、淡黄色或深褐色,无伤残,无畸形,体表无外观 附着物和污泥 组织 体形肥满,肉质厚实有弹性 活力 体质健壮,在海水中舒展有力,活力和附着能力强 气味 无异味,呈海参特有的腥味 其他 无污染,无杂质 水煮试验 具有海参特有的味道和口感 7.2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项 目 指 标 铅,mg/kg ≤1.0 铜,mg/kg 镉,mg/kg 甲基汞,mg/kg 表2(续) 要 求 铬,mg/kg ≤2.0 无机砷,mg/kg ≤0.5 六六六,mg/kg ≤2.0 滴滴涕,mg/kg ≤1.0 多氯联苯a, mg/kg ≤2.0 PCB138, mg/kg ≤0.5 PCB153, mg/kg ≤0.5 ≤4 N-亚硝N-二甲基亚硝胺 胺,μg/kg N-二乙基亚硝胺 ≤7 氯霉素,mg/kg 不得检出 石油烃,mg/kg ≤15 a以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和PCB180总和计。 7.3 微生物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项 目 指 标 菌落总数,cfu/g ≤106 大肠菌,MPN/100g 沙门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50 ≤1.0 ≤0.2 项 目 ≤3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海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非常实用
[color=purple][size=3][b]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养殖刺参 (Stichopusjaponicus)的放养规格、密度、环境条件、放养前的准备、栖息环境与设置方式、投苗时间、收获、管理与投饵等。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海参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放养规格、密度
3.1 苗种质量要求
身体伸展、肉刺尖而高、色泽光艳、头尾活动自如、摄食快、活力强、排便呈务状。 3.2 放养规格、密度
放养规格为30只/kg-40只/kg和300只/kg-500只/kg。前者放养密度为5只/m2-10只/ m2,其中投石为10只/ m2,投瓦为5只/ m2,养殖周期为8一12个月。后者放养密度为l0只/ m2-15只/ m2,其中投石为15只/ m2,投瓦为10只/ m2,养殖周期为18-24个月。
4 环境条件 4·1 池塘
海参池塘最适面积为7000 m2-20000 m2,水深为2m-4m,地底以岩礁石、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池底不漏水,坡比1:2.5,有条件者可用水泥板护坡。 4·2 水源
水源水质符合GB3097要求,海水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严禁淡水进入,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 4·3 水质 4·3·1 透明度l-1.5m,水温OC。-30 C。,最适生长温度lO C。-l6 C。,水色呈浅黄绿色或浅棕绿色。 4·3·2 池内应具有较丰富的单胞藻类 (底栖硅藻、盐藻、角毛藻、骨条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等)、微生物、动植物碎屑及有机质。可通过施肥适当移植海带、裙带菜、鼠尾藻等海藻类。应避免海参非食用藻类大量繁殖。 4·3·3 PH值7.5-8.5、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2.3mg/L,盐度28-34。 4·3·4 其它理化因子指标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4·4 防止有害生物
海参的自然敌窖是海星类、日木蝎等,当海参地水浅时海鸥也觅食海参,为此要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