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古 典 芭 蕾 的 审 美 特 征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欧洲17世纪文艺复兴鼎
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在18世纪的法国得到极大发展舞蹈风格日臻完美,在19世纪的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古典芭蕾正是民间经沿袭宫廷芭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式,在将近400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改变和革新,最终在在19世纪形成的新流派芭蕾舞,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
古典芭蕾舞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风格时期,按照舞蹈风格分类主要可分为浪漫派和古典派,浪漫派在十七八世纪风靡一时,主要代表作为舞剧《吉赛尔》,而古典派则在19世纪达到了古典芭蕾发展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至今仍为芭蕾舞经典的《天鹅湖》,两者较明显的差别在于舞者所穿的舞衣之不同,古典派的舞衣为纱质的短裙,舞鞋质地较软;而浪漫派的舞裙长及膝与踝之间,舞鞋为硬式,便于舞者跐立,因此,古典派的舞蹈风格更加符合人体结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舞者姿态的美感,这也是古典派较之浪漫派风格更为成熟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古典芭蕾动作又可分为快舞与慢舞。快舞最大特色是跳跃与旋转,专指男舞者与女舞者随著迅速的音乐踊舞的舞蹈的舞蹈活泼迅速而华丽。慢舞中舞者以缓慢的动作,或以单脚支立平衡身体,构成优雅曲线之舞步与舞姿,这种舞蹈充满了纤细的美感。 古典芭蕾舞是很规范的艺术,具有这些独特的审美特征,芭蕾是一门
富有魅力、让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它的高雅与美妙,那优雅的舞姿,轻巧跳跃,和连续不断的脚尖旋转常常把人带人梦幻般的艺术境界。传统的古典芭蕾的技术是建立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基础上的,它包括5种脚的位置和3个基本舞姿,以及各种旋转、击腿和脚尖。了解这几点对我们欣赏古典芭蕾有很大的帮助,专业芭蕾舞者常常把它归纳为“开、绷、直、立、轻、准、稳、美”8个方面。“开、绷、直、立”4大美学原则是欣赏芭蕾最基本的审美标准;而“轻、准、稳、美”是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需要演员具有高超的技术素质和艺术修养,是每个芭蕾舞演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演员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才能掌握的技术。而我们则主要讨论“开,绷,准,稳,美”这五大要素。
“开”就是指舞者不分男女,均需肩、胸、胯、膝、躁5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的外开,特别是两脚向外180度展开,最大限度延长舞蹈者的肢体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运动范围,增强艺术表现力,同时也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著名舞蹈评论家珍妮?科恩指出:“芭蕾的古典风格是以脚的五个位置为基础的动作。这5个位置中表现出外开的本质是指两腿以髓关节处向外旋转。表演时,在舞台这样的有限的空间内炫耀和张扬贵族的气派。”贵族气度不仅是芭蕾四百年历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审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使身体达到非职业舞者所不能的境界,使身体理想化、职业化。
“绷”是指舞者跺部脚背的绷直。绷直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名为
“Battement”的练习法,以及在各种跳跃程中下肢收紧,脚跟、脚掌、脚尖依次推地向高空跳起,使身体线条延长。以“Battement”训练法为例,动作时脚跟推动脚背、脚尖向外擦出,一直到脚趾尖擦到最远的点,脚趾尖勾向脚心,同时仍然保持延伸的美感,其动作要领要求舞者的脚尖好像要穿破地板继续延伸似的。芭蕾是一种线条性的动态艺术,只有各部位的绷直才能使观众有延长肢体线条的视觉冲击感,只有通过“绷”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肢体的末端具有放射性,使舞姿更加舒展。芭蕾曾在一段时期内追求“空灵“,舞者要想有使舞姿轻盈飘逸的艺术魅力,必须通过绷才能使肌肉收紧,产生上升的动势。
“准”是指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和舞姿的规格要求,使动作运动路线和位置准确。舞蹈者五位脚起跳在空中保持良好的舞姿后,落地时还准确地落在五位上。在古典芭蕾中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即使技术含量再高的动作,也要表现得准确无误,否则古典芭蕾的动作规范会变形,也就会失去光彩。
“稳”是指动作要做得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芭蕾中有许多双人舞的托举动作,需要男女演员默契,不要动作故意做得惊险,让观众提心吊胆观看,另外,做旋转动作时要求演员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结束时要使舞姿准确地、稳稳地停在一个点上,再加上音乐的渲染,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才会更加出色。
“美”,古典芭蕾舞和其它舞蹈一样也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视觉艺术,需要一举一动都有美感,芭蕾舞对美的要求是极高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