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言
动物病理是研究疾病的科学。动物病理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
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一、动物病理的基本内容
动物病理可分为动物病理解剖和动物病理生理及病理诊断技术。
动物病理解剖是研究动物机体患病时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发生机理,从形态学的角度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修复、肿瘤、炎症、皮肤病理及各器官的病变。
动物病理生理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患病机体代谢、功能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疾病概论、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缺氧、发热、黄疸、休克、免疫病理及各系统各器官功能不全。但是由于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病理诊断常规技术主要包括尸体剖检技术、病理组织切片技术及病理变化观察与综合分析。
二、动物病理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
动物病理是兽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是兽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动物病理的内容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等学科作为学习的必要基础,同时它又与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学习临床学科的主要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动物病理可通过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和动物实验等手段直接参与临床疾病诊断,验证临床诊疗结果,积累临床经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三、动物病理的研究方法和先进诊断技术
动物病理的研究对象是患病动物或实验动物及其组织、细胞等,目前的研究方法和先进诊断技术有临床病理检查、尸体剖检及病理学观察、组织切片技术和组织病理观察、超薄切片技术和超微病理观察、细胞和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技术等。 1.临床病理检查
对自然发病的动物进行临床病理反应症状观察,选用实验室检验技术对其血液、尿液等化验分析,从检测结果可以反应患病动物体内机能、代谢或某些形态结构的改变,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2.尸体剖检技术和眼观病理变化观察
对患病或死亡动物进行尸体剖检,对其各系统、各器官的病理变化系统、全面、细致、准确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眼观剖检病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得出眼观病理解剖学诊断结果。
3.组织切片技术和组织病理观察
很多疾病通过临床诊断和眼观病理解剖学诊断难以确定,需要通过组织切片技术进行光学显微镜下的组织学观察,识别肉眼观察不到的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提出病理组织学诊
断结论,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有些病变性质如肿瘤、坏死等,通过病理组织学可以准确确诊。
4.超薄切片技术和超微病理观察
自从1932年第一台电镜在德国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镜技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并且在医学、生物学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电镜的分辨本领最佳可达到0.14nm,放大倍率最高达100万倍。电镜的应用为阐明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电镜的种类很多,用于病理诊断主要是透射电镜,这种电镜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分辨本领最高的电镜, 由于电镜电子束穿透能力的限制,必须应用超薄切片技术把标本切成厚度小于0. 1μm以下的薄片才适用,这种薄片称为超薄切片。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方法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制备技术。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nm,超薄切片的制作过程基本上和石蜡切片相似,需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由于电镜的高分辨本领以及电子束的照射很易使样品变形,因此对切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得理想的超薄切片,操作者必须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步骤,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使制片失败。
扫描电镜能够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的结构,样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其样品制备过程简单,不用切成超薄切片。 5.细胞和组织化学技术
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是以细胞学、组织学为基础,运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技术方法显示细胞组织结构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并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定位、定量,从而分析研究生物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的代谢,机能及形态变化规律。因此,细胞和组织化学的研究方法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组织和组织化学方法其原则上是运用已知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细胞组织内的各种化学物质在原位形成可见的最终有色产物,用显微镜观察其变化者称显微镜细胞组织化学,若用电镜观察者称电镜细胞组织化学,用免疫技术方法则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电镜细胞化学等。用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细胞组织结构中各种酶的定性、定位、定量则称为酶组织化学。
6.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实现了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免疫反应,但由于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限制,不可能从细胞超微结构水平观察和研究免疫反应。因此,Singer于1959年首先提出用电子密度较高的物质铁蛋白标记抗体的方法,为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研究抗原抗体反应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相继发展了杂交抗体技术、铁蛋白抗铁蛋白复合物技术、蛋白A-铁蛋白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及胶体金技术等。形成了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简称免疫电镜技术。
7.分子生物学技术
是以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现代研究和诊断方法。包括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免疫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染色体分析技术等。可以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8.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仪是单克隆抗体技术、激光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高度发展、综合的结晶。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是以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技术,其范围包括了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各种抗原、蛋白、酶以及基因表达产物;还有细胞内分子水平的核酸定量或DNA倍体、细胞周期分析;尤其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了癌基因的检测、血细胞表型分析、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检查、细胞凋亡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的监测以及单细胞的纯化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的应用标志着病理学、细胞学、肿瘤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进入了细胞分子水平。 9.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图像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病理学已开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来定量研究有关病理形态结构特点,探讨其在诊断、分型、分类、预后判断中的应用等问题。
10.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实验已成为医学科研和实验室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动物病原微生物接种实验、动物实验性病理形态学观察、动物实验病理生理学观察等,研究和诊断动物疾病。 细胞培养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病理学在内的医学各个领域。通过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单一种类的细胞。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施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进行形态学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观察。 四、学习动物病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学习动物病理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必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病理现象,应主要树立以下几个观点。 1.运动发展的观点
任何病理病变从开始到结局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不断在运动变化,在眼观标本和组织切片上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只是病变发展过程某一阶段的状态,因此,在观察任何病变时,都必须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即既要看到它的现状,也要分析它是如何发展来的,还可能发展成怎样的结局,这样才能了解病变的全过程,掌握疾病的本质。 2.实践第一的观点
动物病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病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掌握,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又要积极进行病例观察、尸体剖检、标本观察、动物实验等实践实训,通过实践实训加深对理论观点的理解,发现新问题、新观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动物机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完整统一的个体,它通过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使全身各部分保持着密切联系、协调活动,以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在疾病过程中某局部发生了病变,必然会影响机体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反之,有些疾病虽然是全身性的,但它的主要病变集中表现在某些局部。也就是说,局部病理过程受整体状态的制约,同时又不断影响整体,改变整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