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实践·创新 山海关长城保护论坛综述
6月6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长城起点山海关召开了一次长城维修理念与实践论坛。与会代表对长城保护理念和维修工程技术展开研讨,就长城保护要以现状保护为主要任务,应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应注重保护和维修的社会效果,应强化有关制度的完善、落实与监督,应鼓励探索与创新等方面达成共识。 不断完善的长城保护理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主旨发言中,从学术角度对《长城保护条例》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长城绝大多数是遗址,应作为古文化遗址来看待和保护。2016年发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对长城保护维修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长城的保护“保存胜于维修,维修胜于修复,修复胜于重建”。在长城保护中必须坚持预防性保护为主的原则,预防性保护应成为长城保护的常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在发言中说,我国对于长城作为文物的认知已有近百年历史,民国时期就已经将长城作为文物看待,但真正将长城保护纳入政府职责则始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长城保护维修实践秉承的理念、原则与方法变化与我国文物保护总体原则与理念发展、成熟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从整体复原、复建到现状保护占主导地位的变化;在具体做法上,经历了从以传统古建筑修缮为主,到与考古等多学科相结合,从传统工艺、材料到传统和现代材料和工艺相结合的转变。
长城的保护一直存在某种误区,很多人认为残缺的城墙,低矮的烽燧,残破的关城、营堡并不符合大众内心对长城的普遍认知,认为保持长城残垣断壁,故垒斜阳状态的保护方式无法满足长城保护与利用的要求,这就使长城保护实践中存在大面积修复和复原的想法和做法,长城复建变成了大部分人,包括很多政府领导的首选目标,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践行长城原状保护的原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对2005至2014年长城维修工程的统计,十年间开展了200多项工程,经费投入19亿多元,但工程所及也只占墙体长度的2.4%,单体建筑总数的2.8%,对于庞大的长城遗存来讲微不足道。因此,用工程技术手段全面保护长城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而用管理手段减少或杜绝人为破坏,用日常养护工作减缓自然力对长城的侵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长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在发言中介绍了河北省在长城保护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河北现存战国至明代等不同时期的长城,其中明代长城总长1338.63千米,保存较为完好。此外,还有战国至金代的早期长城1159.9千米,这些长城现多为土岗、石堆等遗址遗迹状态。近年来,河北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完成13个项目12.1千米长城的保护维修,另有6个项目8千米长城保护维修工程正在实施中。这些长城保护维修工程,能够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原则,但对原状、最小干预的理解、执行上仍存在“度”的把握偏差。
《中国长城保护报告》专门列出“长城维修实践与理念”的章节,形成了4种长城保护维修理念的社会共识。但实践中,仍存在理解和效果上的偏差。不同的保护方式,反映了对长城价值的认识和不同的价值取向,工程措施的干预程度和最终的维修效果,不同的专家、社会各界、公众仍存在意见分歧,在下一步长城保护工作中,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仍需进一步扩大共识,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区段长城综合价值的研究,避免保护理念大而化之,切实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长城与相关遗存本体及其景观价值,将其价值的保存作为长城维护的核心任务。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中将保养维护作为一种工程类型,但国家经费管理办法没有列入经费支持范围。地方财政也很难列入经费支持。而大部分地方也是以从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作为对部门的考核指标。几种因素的作用,地方也热衷于报项目,尤其是报大的项目,而忽视了长城的排险、保养维护。建议进一步研究相关工作,尤其是完善保养维护经费支持、减少招标环节等制度,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切实保护好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市文物局工程师王玉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长城保护维修工作,近年退休后他对长城保护进行了新的思考。他以北京的长城保护工程为例,指出修缮后的长城的确是隐患排除了,环境改善了,局部归安,重现完整性了,但是长城的沧桑感没有了,人们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了。这说明长城保护的理念需要改进了。过去我们只关注文物始建时期的单一实物价值,却忽略了
文化遗存随时光流逝的老化印迹,大量过度的干预和不必要的修复,使长城承载的岁月痕迹及其形成的景观和美学价值没有了。建议在今后的长城保护工作中,强化考古调查、现状勘察和结构检测,实现研究性保护。
北京兴中兴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所长赵鹏介绍了箭扣长城的维修理念。箭扣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明代长城最著名的险要地段之一,也是长城摄影的热点。在箭扣长城保护二期项目中,改变了以往的长城保护工程设计理念,对坍塌墙面不进行恢复,只对留存面进行安全防护,尽量少用修缮手段,多用可逆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固。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比如在不大量扰动长城本体的前提下,缺少修缮所需数据的支持,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局的刘瑞,介绍了岁修在山海关长城保护工作中的开展经验。岁修工作,即每年有计划地对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本体进行巡查、保养维护及排险工作。改变过去损坏后集中修缮的方式,日常一点一点地对长城本体轻微损害进行保养维护,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让岁查岁修成为一种常态,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减少大修,防止因维修不当造成对长城本体的破坏,尽量保护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岁修工作是山海关长城日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点工作,虽然资金投入少,工程项目又细小琐碎,但是在管理工作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长城是否能够摆脱各种小问题保持本体结构稳定,是今后山海关长城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 长城保护的公众参与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在发言中介绍,2016年9月,腾讯基金会宣布捐赠2000万元用于长城保护项目。在腾讯看来,保护长城就是守卫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如何科学保护长城,保存好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去年,腾讯方面认领了箭扣长城从“鹰飞倒仰”至“北京结”段的修缮工作,希望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科学的对长城进行修缮和保护。其次,保护长城,需要以科技与创意来赋予新的生命力。今天,一些有关长城的文物保护项目,也可以通过腾讯公益等平台倡导公众对长城保护尽一份力。
据北京市文物局代表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方面成效显著。2016年8月,北京长城保护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志愿者们的主要任务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长城巡查工作、捡拾垃圾、绿色环保等活动,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发现严重破坏长城的行为,即刻向相关部门上报,配合专业执法队开展工作,当好专业执法队的“眼”和“腿”,为保护长城贡献一份力量;加强长城保护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工作;建立长城保护国际联盟,与关注长城、保护长城的外国友人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长城安全保护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长城保护意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邬东璠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尺度的大型线性遗产,长城具有多管理主体、复杂环境特征等保护难度,面对这样一个保护对象,传统的文物保护思路和方法显得捉襟见肘,很多未开放长城实际上很难挡住驴友的脚步。与其被动开放、与市场博弈,不如顺势而为,寻求一条主动开放之路。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现代手段,完善“长城地图”,将长城及其周边村堡系统的内涵通过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发动各种社会组织,形成市场引导和自律的机制,最终促进公众通过“探访-认识-理解-行为改变”的过程,建立起主动保护长城的意识,并进一步体现在行动中。同时长城遗产廊道也将逐渐带动长城产业廊道,使长城周边的乡村地区获得一定程度的旅游发展机会,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长城保护意识。一旦建立起良性的社会监督和公众自律,不仅能实现开放性保护的目标,还将有利于长城精神的挖掘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