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和谐发展】进厂打工一月
6000工资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形成一股股的打工热潮,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相应催生出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文化现象――打工文化。相对于较为稳定和延续的地方文化,打工文化因打工人员的聚散和流动而变化,打工者将自己家乡的风俗文化带到新的地方,如何处理这两者地域之间的交流和发展,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前,打工文化往往被当地文化忽略,它们只能存在一定小圈子内,甚至有些人用肤溥的眼光以阳春白雪城市人自居看待打工文化为“下里巴人”文化,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诚然,打工文化因地而异,不排除有些自由因素,草根意蕴,这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健康向上的引导,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打工者融入当地文化之中。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份子,而当地人也紧跟思想意识,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打工特质的文化,去接纳和包容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每一个“新市民”,彼此关爱互助,二者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发展。
打工文化要想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需要以下各方面的努力: 一、打造有影响力的“打工文化”品牌
打造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只有提升文化的软实力,才能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打工文化首先是融入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必然要受到企业自身的重视。企业不仅要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还要注重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和载体的创新。过
去九十年代初期深圳的“大家乐”广场卡拉0K和企业免费电影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文化口味,丰富打工者活动的多样性才能充分调动打工者的娱乐积极性。例如,利用一些地方性节日或纪念日,举办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片展或文艺晚会,以此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而且要想办法与地方文化巧妙结合,不仅外来人员喜欢,也让当地人接受、参与,持之以恒的进行,打造出企业自身比较有影响力的“打工文化”品牌。如在广东东莞举行的“泛珠三角打工文化艺术节”、“广场舞蹈大赛”等,就成功地组织和带动企业员工和周边一些小企业共同参与,活跃了当地的打工文化氛围。一些中小企业所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业余歌唱比赛、手工艺技巧比赛等活动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企业每个员工自觉的行动纲领和追求目标,增进员工情感的交流,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能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打工者文化。 二、政府的鼎力支持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尤其一些太的城市里,外来务工青年是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生存、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所以打工文化要想得到长远的健康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重视外,还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机制建设,要积极发挥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的作用,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尽可能做到文化活动常规化,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全方位、多角度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因企制宜、因陋就简,逐步建立包括多功能厅、篮球场、阅览室等在内的基本文化设施,力所能及地组织外来民工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如珠三角一带出现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务工青年文化驿站”,“务工人员文化室”就是个成功例子,利用广场、电影院、戏院等闲置资源,改装成文化娱乐基地、如:东莞塘厦镇着力打造省级“打工歌曲创作基地”和“周末广场舞会”、“健身操课堂”等形式活动就非常成功,不仅向市民和外来人免费
开放,有些还请专业老师免费教学,受到广大务工人员的欢迎。 三、成立以打工为主体的协会组织
要想真正组织好流动的打工者,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组织。成立协会,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长久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文化就是专家学者的权利,忽略了打工文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特色。新的时代环境,成立以打工为主体协会可以把一个分散的打工群体统一组织起来,以协会为单位开展活动。协会的成立有倡导文化兴起、正确引领方向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打工人员的文艺学识水准,切实关注打工文艺创作及动态,还进一步促进打工文化繁荣和突破。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协会的目的和作用,就要大胆、广泛的多吸收外来优秀人才。协会要向群众开放,更要重视协会自身的力量,不要因为一两个人流动而垮掉一个强有力的打工文化品牌,在这方面,地方文艺协会要带动企业分会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些文化活动平台,以文化搭桥,以此促进地方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文学的作用
打工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广泛受人关注的文化现象,和打工文学的宣传密不可分。打工文学本身就来自亲身体验的打工者身上,它是打工者的文化是一种励志。它求生存,是一种情怀;它求发展,是一种文化。打工文化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打工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然形成大气候。这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写作群体,打工文学被人们称作原生态文学,是文学在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打工文学是当地人了解打工者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这种无声的交流,更能理解打工文化的内涵。现在,大多数城市都有了自己的打工文化刊物,如广东的《雁南飞》、《江门文艺》等刊物就非常受到打工者的青睐,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时代性和人民性俱佳的打工文学作品。《人民文学》近年来先后推出郑小琼、王十月、戴斌等新锐作家。有的打工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