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食用蘑菇的种类及图文介绍(附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此菌又称黄鸡纵。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或更大,幼时圆锥形、钟形或斗笠形,后期近平展,中部明显突起,表面土黄色,顶部色深,边缘波状或开裂。菌肉纯白色至污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稀,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光滑,白色,基部稍粗而向下延伸连接蚁巢,内部实心,纤维质。

夏秋季长在白蚁巢上,群生。 分布于云南等地。 可食用,味鲜美。 13、鸡纵菌

又称伞把菇(四川)、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福建、广东)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宽3-23.5cm,幼时圆锥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浅土黄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盖色,内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40cm。

夏秋季在山地、草坡、田野或林沿地上单生或群生,其假根与地下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窝相连。

分布在我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浙江等地区。

鸡纵菌肉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我国人民采食该菌的历史悠久,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群众根据该菌的颜色和形态等特点,分为黑皮、白皮、黄皮、花皮等许多类型,但是否同属一个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味道以黑皮(青皮)者最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该菌具有“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 14、蜜环菌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蜂蜜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后常出现暗褐色斑点。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5-13cm ,粗0.6-1.8cm,同菌盖色,有纵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环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 夏秋季在很多种针叶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

可食用,干后气味芳香,但略带苦味,食前须经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大。 15、黄绿蜜环菌

又称黄环菌。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

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 。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

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山地上。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其分布可达海拔5000m高处的山草甸。

分布于我国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味鲜美,是高山草地上的一种质地优良的食用菌。在青海和西藏产区居民广泛采食。在甘肃甘南草原区亦有分布,可收集加工销售。 16、金顶侧耳

又称榆黄蘑、金顶蘑。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形,边缘内卷,直径3-10cm。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长。菌柄偏生,白色,内实,长2-10cm,粗0.5-1.5cm,往往基部相连。秋季丛生在榆树、栎树等阔叶树倒木上。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广东、香港和西藏等地。

可以食用,味道较好,现已人工栽培。可引起有关树木的木质腐朽。还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能,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痢疾。 17、褐寓褶伞

子实体丛生一起,菌盖较小,直径1-5cm,半球形、扁半球形至平展,边缘稍翻起,初期灰褐或暗灰褐色,渐变灰褐到浅灰褐色,表面近平滑。菌肉白色或污白色。菌褶直生或弯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密,白至污白色。菌柄近圆柱形,弯曲,长3-9cm,粗0.5-0.6cm。 秋季生林中地上,多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可与树木形成菌根。 分布于河北、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地。 可食用,味道较好。 18、暗褐寓褶伞

子实体一般较小或中等,菌盖直径3-12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扁平,中部稍凸起,表面光滑或平滑,或有似放射状细绒毛,暗灰褐色,或带黑褐色,老时出现暗褐斑点。菌肉中央厚,边缘薄,污白色,具香味。菌褶不等长,直生至近弯生,幼时污白色,后期灰色至带褐色,伤处色变暗。菌柄长5-18cm,粗0.5-1.5cm,近柱形或基部稍膨大,表面污白色至

食用蘑菇的种类及图文介绍(附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

此菌又称黄鸡纵。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或更大,幼时圆锥形、钟形或斗笠形,后期近平展,中部明显突起,表面土黄色,顶部色深,边缘波状或开裂。菌肉纯白色至污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稀,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光滑,白色,基部稍粗而向下延伸连接蚁巢,内部实心,纤维质。夏秋季长在白蚁巢上,群生。分布于云南等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q81r7qnnb9acj39pw9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