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机器人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图4.5PID控制器程序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是带动使用者下肢协调运动,对于轨迹控制要求相对不高,但是要求有较高稳定性,因此,在系统无超调的情况下,期望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为控制参数优化的要求。给膝关节电机一个阶跃响应信号,调整PI参数,速度环Kp=21.00,Ki=1.45时,速度环阶跃响应如图4.6所示。此时响应时间为0.005s,几乎没有超调。图4.6速度环阶跃响应当位置环控制参数Kp=1.14,Ki=3.68时,位置环阶跃响应如图4.7所示,此时响应时间约为0.1s,几乎没有超调。通过对阶跃信号响应的控制信号调节,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控制参数,为后续的仿真分析做好了准备。43i;i;;置i;iiiii;jiii;;;;宣iiii;iiii暑;;;iiii;;;罱i;;;;;ii;i;;;i置;i;;;i裔iii;;;iiiii;;暑i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7位置环阶跃响应根据调好的控制器参数,进行膝关节步态轨迹跟踪仿真,得到结果如图4.8所示。可见跟踪性能很好,符合设计要求。图4.8膝关节步态轨迹跟踪仿真曲线4.4机器人阻抗控制4.4.1阻抗控制原理是Hogan在1985提出的一种新的控制算法一阻抗控制算法【541。它的特点是根据机器人末端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与其和环境之间的互作用力的关系,通过调整反馈位置误差、速度误差或者刚度来达到对力的控制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控制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作厍力。现在这种控制算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中,由于接触过程中机器入末端弹性变形对控制系统影响很大,因此也可以狭义地称其为柔顺控制。44第4章机器人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阻抗控制方法的原理是用目标阻抗来代替实际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当机器人存在偏差E=局一x时(式中蜀为理想位置轨迹,x为机器人末端实际位置轨迹),机器人在其末端产生相应的阻抗力F。阻抗控制中,阻抗可以为任意函数形式,常用的目标阻抗一般为二阶系统形式,其原理图如图4.9所示。Z=心{Bs}k图4.9阻抗控制原理图机器人末端与人接触时,目标阻抗可等效为质量一弹簧一阻尼系统,其表达式为:F=M(ao一&)+B(ao一&)+K(ao一&)(4-21)式中:M一目标阻抗惯性阵,反应系统响应的平滑性;B一目标阻抗阻尼阵,反应系统消耗的能量;K一目标阻抗刚度阵,反应人机之间接触刚度;a。,吱。,度。一分别为期望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a,应,&一分别为实际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因此(4.21)可表达为:F:朋雹+BE+KE(4.22)根据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系统特点建立阻抗控制仿真模型如图4.10所示。ir傩始d暑no}图4.10阻抗控制仿真模型45i;;;;ii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i;;;;;;iiiii;宣;;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置i罱4.4.2阻抗控制仿真分析阻抗控制仿真时间设定为30s,给定信号程序如图4.11所示。曲线如图4.12所示。为了能够清晰对比加阻抗控制器前后对系统的影响,l~10s设置给定信号为0,10~20s设置给定信号为正弦波信号,幅值A=5mm,20~30s设置信号为0。IfAdionSu如y船m1图4.11信号给定程序图4.12给定信号波形设置阻抗控制器参数M=0,B=0.2,K=0.6,仿真曲线如图4.13所示。仿真结果表明,1~10s阻抗为0时,轨迹跟踪很好;10~20s加入阻抗控制器之后,轨迹跟踪出现偏差,并且由于信号方向的改变,轨迹扰动改变方向也随之改变;20~30s去掉阻抗控制器时,轨迹重新跟踪很好。46——一;i;;i;i;;iii宣iiii裔i宣i裔iiii葛iii音音i三苫苫;兰苫宣i高;;i;;;;i;i;i第4章机器人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图4.13B--O.2,K---O.6阻抗控制轨迹跟踪改变阻抗控制器参数,设置B=O.7,K=1.2,仿真曲线如图4.14所示。设置B-1.5,K--3,仿真曲线如图4.15所示。图4.14B=0.7,K=1.2阻抗控制轨迹跟踪图4.15B=1.5,K=3阻抗控制轨迹跟踪仿真结臬显示,目标阻抗能够将位置控制和力控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当目标阻抗47取值越小,机器人末端位置轨迹与目标阻抗成反比例变化趋势,即,目标阻抗取值越小,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