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级培训管理课程系列——培训总监级
1、如何寻找和确认培训需求 2、怎样开发企业课程及构架课程体系 3、如何建立培训管理体系
如何寻找和确认培训需求(1天)
【培训目的】 寻找和确认真实、紧迫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针对性 【训练目标】 学员接受培训后,将能够:
1.掌握培训需求信息来源的知识、技能 2.通晓“培训需求信息”的范围,特点 3.熟练使用寻求培训需求时的常用技能
【课程方法】:讲授、案例、演练、讲评、小组讨论、练习。 【课程课时】1天
一、什么是培训的核心需求? (一)寻找培训需求的四个维度 1、知识维度解读 2、技能维度解读 3、态度维度解读 4、任务维度解读
(二)培训需求的四大陷阱 1、受困泛化 2、忽略时效 3、角度差异 4、此消彼长 (三)案例分析
二、向谁去获取培训需求信息? (一)出资人及信息特点 (二)目标学员及信息特点 (三)往届学员及信息特点
(四)内部培训相关者及信息特点 (五)客户及信息特点 (六)竞争者及信息特点 (七)专家及信息特点 (八)其他
三、需要获取哪些培训需求信息? (一)《ISO要求》与组织资讯
1、企业发展战略、核心文化理念要求与现状 2、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规划要求与现状
3、企业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客户满意度、产品质量合格率等情况
的要求与现状
4、企业执行的质量方针要求与现状 5、相应的管理模式的要求与现状 6、企业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现状
7、相关的《职业标准》、《胜岗素质模型》等与职业素质现状 8、以往的培训记录
9、已经通过的外部认证及复审情况与相应现状 10、近期重点员工和特殊贡献人员培养目标与目标现状 11、不合格产品报告引起的过程评审和措施或顾客的各类意见 12、企业发展其他前瞻性需求与现状 (二)《ISO要求》与任务资讯
1、《岗位(职务)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等要求与现状 2、《员工《生产(工作)任务记录》及评价 3、《胜任岗位能力模型》 (三)《ISO要求》课程资讯 1、课程的评价 2、学员的课程现状
(四)《ISO要求》学员个性资讯
1、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2、学员的培训个性需要
3、学员的职业倾向测量 (五)市场资讯
1、培训市场产品需求趋势
2、培训热销产品的名称、需求分布(管理课程、技术课程、营销课程、
证书课程等)
3、培训热销产品的师资(姓名、性别、居住地、风格、资质、价格) 四、用什么技能确认培训需求? (一)阅读法
1、如何制订阅读菜单 2、如何选择阅读要点 3、如何分析阅读要点 (二)面谈法
1、面谈的结构把握 2、面谈技巧 3、面谈工具表 (三)观察法
1、如何确认观察标准 2、观察的应用 (四)问卷法
1、问卷设计原则 2、问卷调查的设计与使用 (五)标杆法 1、标杆的选择技巧 2、标杆的移植技巧 五、培训需求的锁定
(一)主要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技术 1、定度法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2、定量法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3、定点法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4、趋中率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5、离中率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6、调查统计法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7、德尔菲法的优劣及使用技术 (二)“差距”与“需求”的识别 1、态度法的使用 2、管理法的使用 3、经营法的使用
六、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撰写 (一)《报告》的要件与格式 (二)范本分析
怎样开发企业课程及构架课程体系(1天)
【培训目的】 从企业需要和员工职业素质现状出发,构架培训课程体系框架;能够组织有关人员确认和开发单项的培训课程。 【训练目标】 学员接受培训后,将能够:
1.掌握开发培训课程体系构架的知识、技能 2.掌握开发单项培训课程的知识、技能
3.较熟练管理“单项培训课程的立项至使用”的开发全过程 【课程方法】:讲授、案例、演练、讲评、小组讨论、练习。 【课程课时】1天
一、课程开发准备 (一)课程开发的定义 1、广义 2、狭义
(二)课程的种类
1、依托《胜岗模型》及精神的长线标准课程 2、针对现实差距的短线应急课程 3、着眼发展的超前性创新课程 (三)课程开发的原则
1、课程目标对劳动者需求的直接性 2、知识服从技能要求 3、经济、时效
4、重视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的影响 (四)课程开发的基础 1、标准课程开发的基础 (1)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 (2)开发模块化课程目录
(3)针对核心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分析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 2、应急课程的开发基础
(1)确认要求与现实之间针对性差距 (2)分析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要点 3、前瞻课程的开发基础 (1)确认发展性要求
(2)分析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要点 (四)课程开发策略的选择 (一)整合策略的基础与实施技术 1、频率及研判 2、长度及研判 3、规模及研判
(二)版权策略的基础与实施技术 1、频率及研判 2、长度及研判 3、规模及研判 3、人员及研判 二、如何进行课程开发 (一)确定课程名称 (二)分析课程需求 (三)确定课程目标 (四)分析难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