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学案(含解析)中图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卷别 频次 考点 2016·T36(1)(2农业区位因素 ) 2015·T36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工业地域与工业区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 —— 2018·T1、3 —— 2018·T1 2015·T2、3 2017·T37(2)(3) 2017·T36 2018·T3 2016·T1~3 2018·T36(2)(3) —— 卷Ⅰ 卷Ⅱ 卷Ⅲ 海南卷 2016·T4~6 2017·T3~5 2016·T1~3、7~9 2015·T3~5 2014·T37 2017·T4~5 2016·T36(3) 2018·T9 2015·T4~5 2014·T4 2018·T36(1)(3) —— 2018·T36 2017·T6~8 2018·T4~5 2017·T37 —— 2017·T15~17 2015·T36 ——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

业区位因素学案(含解析)中图版

第一讲

农业区位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P1)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

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与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复种制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光、热、水条件不同

地坡度大于25°一般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依据土壤特性选择农作物品种 形 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有所不同 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土壤的酸碱度、肥力、厚度、质地影响农作物种类和产量 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政策 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技术 可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其他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

[名师注解]

【联】 农业布局中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1)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2)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注】 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不同

影响农业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

【点】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对自然因素可以适度改造,但有个“度”的问题。如陡坡不宜修梯田;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包括劳动力、地价等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P2)

[主旨把握]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二)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如下表所示:

市场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政策 机械 科技因素 化肥、良种 冷藏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 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大(园艺业、乳畜业) 宏观调控(产量、规模等) 提高农业生产率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典题精研]

[典例] (2016·海南高考)如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C.光照

B.水分 D.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C.种植历史悠久

B.生产技术先进 D.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 第(1)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就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第(2)题,从材料提取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该地区的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也说明该地区温室种植刚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的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答案] (1)A (2)D (3)A

[方法规律]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 (1)整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关键因素法

①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②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③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

①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市场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

②交通运输、技术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时间,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致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集训冲关]

(2019·广州测试)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柑——黄果柑,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如图所示)自然奇观。“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人们主要选择晚熟柑橘

品种实施该技术。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读图完成1~3题。

1.最可能出现“花果同树”奇观的地区是( ) A.山东 C.四川

B.山西 D.海南

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3.与“花果同树”奇观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A.地形 C.技术

B.气候 D.市场

解析:1.C 2.A 3.A 第1题,“花果同树”奇观的主角黄果柑是亚热带的水果品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学案(含解析)中图版

卷别频次考点2016·T36(1)(2农业区位因素)2015·T36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工业地域与工业区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2018·T1、3——2018·T12015·T2、32017·T37(2)(3)2017·T362018·T32016·T1~32018·T36(2)(3)——卷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pwix70zla2p7v43zg0p6rgfk15t3500h9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