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光——民间流浪动物救助站良性运
行模式探索(大纲版)
摘要:从初建立、日常运行、问题解决等方面系统性地介绍北京市民间流浪动物救助站现行的一般运行模式,发现其可持续的有益措施和有待改进之处。针对实际发现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案例,咨询有关人士,进行实地访谈,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综合所有,从组织结构,资金来源,人员参与等方面系统性进行民间救助模式进行重设,提出一个民间流浪动物救助站可持续的良性运行模式,使救助站真正成为一个救助站,而不是创建人个人的责任。
关键词:民间组织现状救助模式未来发展可持续
引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流浪动物的不断增加,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意识、经济水平下,仍是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民间救助站虽然规模小,但它数量大,较灵活,且参与者都是出于志愿,有心照料流浪动物,在现今的救助力量中占据了不小的地位。而由于大部分民间组织都是由个人且多为老人建立,在维持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来源不稳定,人员少工作量大,未来无人继续运行等问题。虽有志愿者的帮助,但这种支撑却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一些救助站成为“临时喂养点”或者超负荷运行,大量相关网站因无人管理而信息滞后失效。为使民间救助站发挥出它原有的优势,对其新的良性运行模式探索是必要的。
正文:1.现有民间流浪动物救助站运行方式介绍(结构式)。 2.对现有模式的分析(取优舍缺),并提出问题。 3.对未来民间流浪动物救助站运行模式的探索,根据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分析可
操作性,选择实行有效的方式。 4.关于如何推广该模式的展望。 5.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1]班曼曼,郑海红,贾广敏.浅议我国对流浪动物的管理[J]中国动物检疫2014年10期 [2]汤凯锋.流浪动物的家究竟在哪儿?[N]南方日报 2013-02-28
[3]叶娟娟.流浪动物民间救助之路[N]河北日报2009-06-02
[4]李璐.非营利组织参与流浪动物救助工作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 2014年07期 [5]应琛.民间救助的尴尬[J]新民周刊2013年07期
[6]刘岩奇,景锐,彭金山.无主动物收容处置工作的探讨[J]北京农业 2009年24期 [7]朱安.国外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收容所[J]警犬 , Police Dog, 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