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教学设计(复习课)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 057151 李富仓
教学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代谢部分的主干知识,同学们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并且在高考和练习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经常一起考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一下,让学生加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尽量避免课堂那种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并以该变化曲线图为核心,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分析一昼夜当中有关有机物的一些知识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及时总结归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机物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掌握两者的联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形成学生部分和整体统一的观点,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有机物联系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夏季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的基础上,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有机物、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关系。
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自主探究学习形式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试题卡片、绘制有夏季一昼夜CO2吸收变化曲线图的白纸板等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 通过竞赛测试游戏,让学生回忆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集
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以学生的学习小组(6组)为单位参加竞赛游戏,竞赛游戏分为两轮,第一轮为必答题,每一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分,答错不扣分。第二轮为抢答题,答对加1分,答错不扣分。
必答题:
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场所: 3.光反应的产物是
4.呼吸作用中产生ATP的阶段是
5.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那么光合作用的CO2消耗阶段在 ,O2产生阶段在 6.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那么呼吸作用的O2消耗阶段在 ,CO2产生阶段在 抢答题卡片1: 1. 1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释放总能量为 ,转移到ATP中 , 形成 个ATP。
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为 3.酒精检测的原理为 抢答题卡片2:
1.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细胞内的C3、C5以及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为
2.如果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细胞内的C3、C5以及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为 3.如果天气由晴转多云,细胞内的C3、C5以及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为 抢答题卡片3:
1.色素提取时加入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的目的 2.色素分离时滤纸条插入时不要被层析液没及原因是 3.色素分离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四条色素带的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抢答题卡片4:
1.光合作用中【H】的产生和【H】的消耗分别在那个阶段 2.呼吸作用中【H】的产生和【H】的消耗分别在那个阶段 3.光合作用中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分别在那个阶段 4.呼吸作用中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分别在那个阶段
光合作用吸收CO2,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O2,分解有机物,产生CO2。可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最主要体现在有机物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变化上,下面我们从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两个角度去分析这两者的之间的关系。
夏季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最能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条曲线形成过程。
[教师讲解分析] 教师讲解分析夏季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形成过程:
a点:凌晨3-4点钟,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 b点:六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 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点:七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e: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六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 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 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以上是夏季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的变化曲线图,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它的有机物情况,在24小时中消耗有机物、制造有机物和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应该是那段,在24小时中植物体内有机物最少、有机物最多和制造有机物最快的时间点应该为何点?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如果用CO2曲线围成的面积来表示的话,应该如何表示?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在纸板上表示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1] 变化曲线图中有关有机物的问题:
(1)植物消耗有机物、制造有机物和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
(2)植物体内有机物最少、有机物最多和制造有机物最快的时间点? (3)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如何用CO2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讨论的结果分析并解释原因。
[师生归纳] 师生共同归纳变化曲线图中有关有机物的相关问题。
[练习检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针对练习1
1.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和叶片形状都与甲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 A.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两叶片重量相等 D.不一定
参考答案:B
2.下图中的甲、乙两图是为一昼夜中某植物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 在春季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0)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致于光反应产生的 和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 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2固定。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 参考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教学设计(复习课)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