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网盘下载 http://qq705873717.ys168.com/

(2)分散性

分散性,一方面是指地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如农业生产资料、农用机具等,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

(3)差异性

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状况不等外,更主要表现在我国平原、山区、丘陵、高原、草地、沙漠,江、河、湖、海,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加大,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与尚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在需求上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4)层次性

农村市场的层次性,一是指农村与城市消费时间上的差距,如一些在城市已趋饱和的产品在农村则刚刚进入消费高峰期。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消费差距约为十年,也就是说城市市场十年前消费的主力商品是现在农村市场消费的主力商品,城市市场现在消费的主力商品将是农村市场十年后消费的主力商品,这是一个大致的规律。二是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消费的梯度性,即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辐射的趋势。三是农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如化肥、农药、种子、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考虑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要。 四是农民消费观念、心理的差别,有的地区农民重物质需要,轻文化、服务需要,重积累、轻消费,有的地区则不同。

(5)示范性

农村居民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同时农村居住特点,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信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某家买了什么好东西,很快就能为其他家所知道,并能带动一大批,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15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网盘下载 http://qq705873717.ys168.com/

(6)功能性

我国农村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如服装,护体保暖、耐穿耐洗远胜于鲜艳美观、个性展示。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价廉: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农民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价低产品。

实用: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并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

简便:要求产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勿需过多的奢侈功能。简便的另一个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修,越复杂的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

3.1.4、我国农村冰箱市场容量

市场营销理论指出,市场是人、购买力、购买欲望3个要素的有机结合。首先,市场要有具有某种需要的人,人是形成市场的基本前提。人口规模越大,市场越大。其次,市场要有为满足某种需要的购买力,购买力是形成市场的必要条件。具有一定的人而又有一定的购买力,才能形成现实的市场,否则只是潜在的市场。再次,市场要求人们必须对某种产品具有购买欲望,有购买欲望才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形成现实的市场,否则也只能是潜在的市场。

我们可以借助于上述理论,从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3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冰箱市场的容量。

(1)人口

截止2004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80739万人,家庭户数为21717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65人。据统计资料显示,占我国人口63.9%农民,其消费零售总额仅为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43%,市场规模与人口购买极不对称。到2004年底,我国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冰箱95.1台,是每百户农村家庭的6.5倍。如果2.3亿农村家庭冰箱普及率达到1997年城市水平,则需1.8亿台冰箱。按2004年产量计算,大致相当于12年的冰箱总产量。因此,对冰箱企业来说,农村巨大人口数量潜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蕴藏着无限的诱人商机。

(2)购买力

16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网盘下载 http://qq705873717.ys168.com/

购买力与市场容量成正比例关系,而购买力的大小又取决于人均收入特别是纯收入的多少。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人均收入是逐年增加的,如图4-1所示,到2000年底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2253.4元,扣除纳税、上交和其他生产性支出和储蓄支出,再扣除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的收入为315元,占人均收入的14%,占消费支出的18%,按平均每个家庭3.65人计算约1150元,购买千元级的冰箱商品问题已不是很大。

据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单位对全国12个省、2个直辖市的50个县市、300多个乡(镇 )开展的专项调查,在所调查的18588名农民消费者中,结果显示:十几年来,电冰箱进入农村家庭的进度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明显落后于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电产品。但近年来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逐年增加,农民家庭对电冰箱的需求也有较大购买意向,在未来5年里,有41.1%的家庭有购买意向,其中一年内决定购买电冰箱的家庭达9.1%。因此可测算出,未来5年内农村市场约有8000万台的冰箱容量,冰箱将成为农民消费的一个新的热点。

(3)购买欲望

有购买能力,没有购买欲望,也形不成需求。从农村市场需求潜力看,具有较大上升空间。2000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9.1%,首次跌破50%大关,并呈继续下跌态势。如图4-2所示。

17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网盘下载 http://qq705873717.ys168.com/

按联合国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50%-59%为基本温饱;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社会。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已开始从“主食型”到“副食型”,从“粗放型”到“营养型”的过渡,整体消费结构开始由生产资料向发展性资料和享受性资料过渡,由一般的吃、住、日用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化。对城乡普及化率差异较大的冰箱而言,农村消费需求的空间将会很大,

消费欲望也最强烈。如图4-3所示。

3.1.5 农村冰箱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削弱了冰箱消费

18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网盘下载 http://qq705873717.ys168.com/

需求的收入弹性原理告诉我们,当消费者平均收入上升时,需求会随之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导致了购买力减弱,消费额下降,并随之出现一系列“马太效应”。据统计,我国农民基尼系数已从1978年0.21上升到2000年0.36,而边际消费倾向却呈递减趋势。此外,农民对未来预期收入增长也不乐观。据有关部门调查,有67.4%的农户认为近两年的收入“不会增加”或“有所下降”。与此相反,农民预期支出却大幅增加,如子女教育费用增加、医疗费用上升等,都影响了农民消费支出,进而削弱了对冰箱的消费。

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心理,抑制了冰箱消费

由于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较为崇尚“积谷防饥”、“存钱防老”等思想,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农民婚丧大操大办、赌博和封建迷信日益盛行、请客送礼人情风愈演愈烈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冰箱消费。

(2)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不配套的生活环境,限制了冰箱消费

由于我国长期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电力设施基础薄弱,导致一些地区的电价太高,甚至冰箱买得起用不起;还有些地方冰箱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网点不足。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农村居民家庭已买来的大件物品12%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以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最为严重。此外,农村市场秩序也较为混乱,一些不法商家及个别厂家 ,用残次的等级品假冒正品出售,使农民对购买冰箱等耐用消费品心有余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民对冰箱的消费。

(3)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冰箱消费

目前冰箱市场消费不热,表面现象是产品积压、滞销,但深层次原因则是各企业的冰箱结构趋同,产品互相模仿。企业对于农村冰箱市场的开拓,只是将满足城市需要的冰箱供应给农村市场,甚至片面地认为农村市场只是城市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简单延伸,一味地把在城市滞销的冰箱向农村推销,而没有对农民的消费结构及特征做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一方面,多数冰箱只是库存易位,近不了消费环节;另一方面,价廉物美、性能适宜、适销的冰箱在农村市场上缺乏,从而制约了农民对冰箱的消费。

3.1.6 农村市场消费特点分析

19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网盘下载http://qq705873717.ys168.com/(2)分散性分散性,一方面是指地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如农业生产资料、农用机具等,也造成了购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pkxr1oo6h6et871e24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