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识别朋友圈的冒牌“老中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招识别朋友圈的冒牌“老中医”

中医历来重视饮食养生,不管是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饮食调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饮食调养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老中医教你怎么吃最健康?”“老中医不轻易告诉你的养生食谱”……打开手机、电脑,关于“饮食养生”的信息铺天盖地,内容繁杂,让人看得一头雾雾水。这大多是各营销平台抓住人们希望通过饮食调养来保持健康的心理,打着“老中医”的幌子,发布不靠谱的养生食谱。怎样才能识别朋友圈的冒牌“老中医”、获取真正有用的养生健康信息呢?下面三招识别。

是否讲究“平衡”

大家都知道,现代营养学提倡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其实,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出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

早在24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蔬,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食物的种类、气味(中药有四气五味,概括不同的性质特征)以及食用量的控制,用两句话就准确地描述出来了。这种饮食观念体现了中医的“平衡”的理念。

中医理论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强调阴阳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性。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一种协调的状态。一旦阴阳平衡的状态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不适,出现“亚健康”的状态,甚至出现疾病。中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调整和扶助人体的控制系统,使之重新建立起正常的动态平衡。当身体阴阳平衡被破坏时,通过一定的饮食调节,可以促进平衡的恢复。因此,中医饮食养生要求通过饮食的平衡摄入,帮助身体维持阴阳平衡的状态。 当你看到某篇文章鼓吹某种类食物对身体很有好处,要求常吃,甚至鼓励单一饮食,那么十有八九不是正经的“老中医”写的。即使是水果蔬菜、粗粮这些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也 不提倡过量食用,比如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就不宜食用过多水果蔬菜;脾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不宜食用过多粗粮。

是否注意“辩证”

“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别”的辨,“证型”的证。通俗来说,就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即使生同一种病,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在同一个病的不同时期,疾病的表现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身体的状态也不同。所以中医治病要看人、要辩证,才能对症下药,使人 达到 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治好病。

根据中医理论来进行饮食调养,也要辨别体质,“辩证论养”。《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根据食物的气、味特点及人体阴阳盛衰的情况,予以适宜的饮食营养或以养精或以补形,既是补充营养,又可以调整阴阳平衡。这才是正经的“老中医”观念。

举个例子,对一个健康人来说,身体本身阴阳平衡,饮食只要荤素搭配,不偏食,不过量,就能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而对于有明显的“阴性”状态的人,就应该使用“补其不足”的方法,用韭菜,肉类等温阳的食物来调整,也可以辅以黄芪,当归,人参等补阳气的中药;对于有明显的“阳性”状态的人,则可以选用一些能“泻其有余”的食材,如生食瓜果蔬菜等,以及适当使用枳实,山栀等药材。

所以 说,如果朋友圈的“老中医”说男人就该补肾壮阳,女人就该滋阴养颜,而不顾不同人的体质差别,那肯定不是正经“老中医”。

是否夸大疗效

生活中有两种常见的极端论调:一种认为药物都有毒,死活不肯用药,妄想通过饮食来 治病,结果延误病情;另一种觉得只要吃药就能解决问题,而不注重饮食习惯的调整,结果作了脾胃“后天之本”,有药也难治病。而朋友圈里的“老中医”往往是第一种论调的支持者,他们鼓吹食物的神奇力量,让老百姓以为只要通过“吃”就可以治好各各种疑难杂症。

虽然中医素来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许多中药来源于食物,比 如具有辛味的生姜、紫苏、花椒等,既是调味料,也是中药。但是饮食调养或者食疗只是对食物药理作用的简单利用,作为辅助手段,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食用食物就能治好病,那么还要医生和药物干嘛 呢?换名话说:食物不能用代替药物。

因此,凡是强烈推荐某种食物或某个食谱来替代药物治疗,无限夸大食物的功效的“老中医”的论调,基本上都是不靠谱的。比如若干年前,有位号称自己是“老中医”的人写书,教大家吃茄子、吃绿豆就能治病,把身体吃健康。这么大的黑锅,“老中医”可不背。

另外,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所以 说“脾胃乃后天之本

”,也就是说,脾胃是人生存的根本。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也就伤及了“气血生化之源”,那么人在学习、工作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就没有了来源,人的健康也就无从保证。因此,中医的饮食养生关注的不只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更重要的是时刻有一种“养护脾胃”的观念。

学会这三招,相信您能一眼识别朋友圈大部分的冒牌“老中医”,从而获取真正有益的饮食养生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助力。当然,要达 到养生的目的,仅仅靠饮食调理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作息,运动等手段,从而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

识别朋友圈的冒牌“老中医”

三招识别朋友圈的冒牌“老中医”中医历来重视饮食养生,不管是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饮食调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饮食调养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老中医教你怎么吃最健康?”“老中医不轻易告诉你的养生食谱”……打开手机、电脑,关于“饮食养生”的信息铺天盖地,内容繁杂,让人看得一头雾雾水。这大多是各营销平台抓住人们希望通过饮食调养来保持健康的心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pdeu6za545v45r56fo51lh1d7s0s50094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