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研究
摘要: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在这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交往能力,还培养了自信心,增强了自我意识。随着二胎政策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阶段,环境对其影响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家庭和幼儿园环境。本文查阅了近三年有关班级环境创设的若干文献,发现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还是以教师为主,幼儿的参与机会很少,教师大多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创设出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班级环境。近年来,关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的研究也有很多,但是具体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专门针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研究偏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寻找班级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对班级环境的创设提出一些建议。总之,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理应是环境创设的宗旨。
关键词: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能力
引言
幼儿正处于身心各方面发展的萌芽时期,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可推动其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契机。中科院杨雄院士指出“在发展的早期,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提供或创造一种丰富适宜的环境,促进婴幼儿的整个脑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来”。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还是以教师为主,幼儿的参与机会很少,教师大多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创设出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班级环境。
一、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环境
从幼儿园环境构成内容的特质性差异来分,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又可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两部分,二者共同奠定了幼儿在园活动的物质条件。前者指幼儿园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幼儿园教育
活动可以直接利用的教育资源,如树木、花草等。后者主要由幼儿园的户内和户外场所、各种类型的材料器械设备以及空间布局等要素构成;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从大方面来说就是幼儿园的园风、各个班级的班风,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精神氛围。
(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即教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总要求,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创设出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情境。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合理利用环境并积极创设,让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下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而幼儿园组织实施的环境创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能力
在2012年颁布的《专业标准》中将"能力为重"作为基本理念,体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同时也是国家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的体现。本研究笔者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能力包括了班级墙面装饰的能力、各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能力以及适时调整环境的能力等等。
二、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理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师给予幼儿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中的机会几乎没有,整个环境创设由教师一手包办。即使给予幼儿参与的机会,但是其余的环境创设还是由教师完成。幼儿最多就是充当个辅助者,画画、撕撕、贴贴及搜集一些材料。教师仍是环境创设的主宰,这不禁表明教师仍受传统儿童观的束缚,他们给予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的机会很少,整个布局空间基本由教师独立完成。
(二)创设以教师为主,幼儿的参与机会少
创设的主体还是教师,幼儿只担任一些简单的工作,创设的班级环境虽然非常丰富,但却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归根结底班级环境创设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幼儿较少的参与环境创设,参与的机会比较少。
(三)创设内容以静态为主,缺少实物的运用
实物的运用可以让幼儿亲自去感受,通过多种感官的接触,和环境之间产生互动。然而在这里,环境的创设几乎为装饰或者摆设,实物的运用较少。
(四)创设环境较少更换,只是增减活动材料
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会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频繁更换环境和一劳永逸不更换环境都是欠妥的。且幼儿期正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很容易使得孩子的没有安全感,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当孩子熟悉了一种环境并准备与之发生互动时教师就更换,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五)创设空间布局以装饰为主,细节欠缺考虑
这些班级环境中的细节布局,除了装饰的作用以外,几乎没有实际效用,且过多的彩带、小灯笼、海草挂在墙顶,有时会影响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时的专注度。墙顶这一空间没有被好好利用,细节布局欠妥,环境的创设似乎是为了装饰而装饰。
三、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创设水平较低,其环境教育观仍以自身为中心
教师的环境教育观是以自己为中心,并非以幼儿为主体。也正是那因为环境的创设没有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出的环境很少能与幼儿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教师的环境教育观还是没有以幼儿为主体,只是想假借幼儿之手更好的装饰班级而已。由此可见,教师的环境教育观与环境创设所呈现的状态也有一定的联系。
教师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之前,基本按照自己的审美和想法确定创设的主题;在创设过程中也基本由自己一手包办;在创设结束时即使有一定的反思,但却没有积极地进行反馈。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幼儿很少与环境之间积极互动,更不用说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了。
(二)不符合幼儿的兴趣,忽视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已有知识经验
教师只考虑到戏曲的主题符合中华文化传统,能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