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贾 倩
【摘 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具象符号,在社会文化语境中,不仅只是承载着生理特性的物质实在,更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范畴。影片中,多数处于边缘地带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被情感化重塑,引发观众探寻未知独特民族生活的猎奇探秘心理,同时借助创作者的视听呈现沉浸于叙事场景之中,鲜活而又充满个性的题材呈现使作品的询唤效果得以凸显的同时,让观众内心获得认同感。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19(008)016 【总页数】4
【关键词】少数民族;女性;意识觉醒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作为民族奇观、民族风情的视觉传达,经历了自1939年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至今8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社会发展程度的迅猛推进,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不再仅仅承担奇异视觉效果传递的表征性功能,更是成为了承载着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在众多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展示是很多艺术创作者所主要表现的群体。在这些影片中,女性作为符号、文化、象征、容器而独立存在,她们身上传达着民族特性与民族文化,同时又彰显出独立的意识和思维模式,她们的形象在时代语境的变迁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当代女性在思想意识与自我价值方面的时代嬗变,这种嬗变从表面看是时代语境下的变化,从深层次看是当代民族女性的意识觉醒与价值体现。
女性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具象符号,在社会文化语境中,不仅只是承载着生理特性的物质实在,更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范畴。玛丽·道格拉斯在《自然的象征》中提到了“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社会身体制约着我们对自然身体的理解。身体的、自然的经验(the physical experience)总是支持某一特定的社会观点,它总是被社会分类体系(social categories)所修改,并通过它被了解。在两种身体经验之间,存在着意义的不断转换。”“身体本身就成为一种严格受到社会制约的表达媒介,它的行为和反应均传达了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1]社会文化语境对于身体具有重塑作用,自然身体在社会秩序下依附社会需求而转变呈现为社会身体,社会身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文化观念。而延伸到影视创作中,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以叙事语境和人物关系的方式完成转变。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作为集中呈现少数民族生活样貌与民族文化表征的电影样态,女性形象设计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女性意识的普遍成长,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也逐渐呈现出立体性、丰富性的特点,摆脱了以往扁平形象的设计。
1 商业化探索——章家瑞“云南三部曲”
章家瑞导演、孟家宗编剧的《婼玛的十七岁》(2003年)、《花腰新娘》(2005年)、《红河》(2009年)被称为“云南三部曲”,三部影片均以底层叙事视角策略展现了创作主体对少数民族生存状态以及女性生存命运的关注。
在章家瑞的影片中常常探讨现代文明与少数民族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利用作品中的人物设计,形成传统与现代两类不同形象的对比,是影片内化的叙事模式。《婼玛的十七岁》中,从城市来的阿明是哈尼族的闯入者,他是现代社会的代表,而封闭、落后、单纯的哈尼姑娘婼玛是传统文化的代表。阿明的随身听、
从城里回来的洛霞提到的“电梯”开启了婼玛对新生活的期盼,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影片关于文明与落后的探讨,在婼玛对乘坐“电梯”的期待与好奇中形成了潜在叙事的传递。《花腰新娘》中自幼丧母,无人管教,充满“野性”且不为传统习俗束缚的凤美,在情感方面大胆、率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而生于舞龙世家的阿龙承袭着舞龙这一传统习俗,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者和守护者。活泼开朗的凤美和憨厚朴实的阿龙形成了明显的性格反差,影片中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而男性处于被动地位,巧妙完成了对传统影片的颠覆式呈现。而《红河》中探讨了两个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从人物身份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阿桃是越南人,阿夏是云南瑶族人,但他们都是社会底层人群,一个是按摩房的杂役,一个是街边卡拉OK小贩。底层和边缘的生活往往是无声的存在,正如有智力障碍的阿桃,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我,但情感的交流并不完全依赖于口头语言,在跟随阿夏回乡时,阿桃看懂了瑶族“咬指定情”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在最后以此方式向阿夏传递了内心的真情。
社会文化语境对于身体的重塑作用,在上述影片中得以体现,电影中的叙事语境和人物关系,帮助他们在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中穿梭并完成转变。女性的自然身体在特定的民族族群以及生存环境中,在男权社会的体制范畴内,个体的生命意识与外部社会信息的传入,促使她们以一种自觉的意识发生转变,她们不再满足于单纯懵懂的存在,在情感的真挚作用以及自我认知觉醒的影响下,通过身体与心灵的探索打破传统语境,进而上升到一种文化意义的范畴,这是当代女性认知觉醒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更是通过电影作品完成了文化意义的呈现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