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 蛋鸡饲养管理
1、育雏期饲养管理(0—6周龄)
雏鸡在0—6周龄这段时间为育雏期。其饲养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格防止各种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1、雏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差。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其体温调节机能在两周龄后才逐渐趋于完善,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雏鸡1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6周龄时约为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由于生长迅速,雏鸡的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在管理上必须满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雏鸡消化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进食量有限,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易消化,营养水平高的全价饲料。
(4)抗病力差。幼雏由于对外界的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即有可能患病。在30日龄之内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虽经多次免疫,自身产生的抗体还难以抵抗强的病原微生物侵袭。因此,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5)敏感性强。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而且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和一些药物以及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映也很敏感。所以,应注意环境控制和饲料的选择以及用药的慎重。
(6)群居性强、胆小。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比较神经质,对外界的异常刺激非常敏感,易引起混乱炸群,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所以需要环境安静以及避免新奇的颜色,防止鼠、雀、兽等动物的进入鸡舍。同时,注意其饲养密度的适宜性。
(7)初期易脱水。刚出壳的雏鸡体内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分,造成脱水。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在出生之后的存放、运输及育雏初期应注意湿度的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 2、管理要点
,
(1)密度:1—3周龄20—30只/m2,4—6周龄10—15只/m2;笼养为1—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2)温度:温度对于育雏开始的2—3周极为重要。刚出壳的小鸡要求35℃,此后每5天降低1 ℃,在35—42日龄时 ,达到20——22 ℃。
注意观察,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幼鸡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3)湿度:湿度过高,影响水分代谢,不利羽毛生长,易繁殖病菌和原虫等,尤其是球虫病。湿度过低,不仅雏鸡易患感冒,而且由于水分散发量大,影响卵黄吸收,同时引起尘埃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小鸡因脱水而死亡。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4)饮水:饮水是育雏的关键,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在炎热的天气,尽可能提供凉水;寒冷冬季应给予不低于20℃的温水。在开始几天,水中可加入5%的糖,适量的维生素和电解质,能有效的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5)饲喂:雏鸡在进入育雏舍后先饮水,隔3—4小时就可以开食。饲喂次数在第一周龄每天6次,以后每周可减少1次,直到每天3次为止。尽可能选用雏鸡开食料。
(6)通风:可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尘埃,降低鸡的体表温度等。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的表现及舍内温度的高低,来决定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
(7)光照:原则上第1周光照强,2周以后避免强光照,照度以鸡能看到采食为宜。光照时间,开始第1周每天22—24小时,从第2—8周龄10—12小时,第9—18周龄8—9小时。
(8)分群:适时疏散分群,使雏鸡健康生长,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分群时间应根据密度、舍温等情况而定。一般是在4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分群,第二次应在8周龄时进行。具体是将原饲养面积扩大1倍,根据强弱、大小分群。
(9)断喙与修喙:7—11日龄是第一次断喙的最佳时间;在8—10周内进行修喙。在断喙前一天和后一天饮水(或饲料)中可加入维生素K3,每公斤水(或料)中约加入5毫克。
(10)抗体监测与疫苗免疫:应根据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有条件的鸡场应该在免疫以后的适当时间进行抗体监测,以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如免疫效果不理想,应采取补救措施。
1
稻田养鸭技术
一.稻田养鸭生产技术要点 1.鸭子放养技术
(1)单位面积放鸭数量
单位面积放鸭数量与稻田杂草防效以及饲养鸭子成本直接相关。鸭子数量过少稻田杂草防效降低;鸭子数量过多稻田中杂草不够吃,杂草防效虽然好,但饲料成本增加。根据海林市两年的试验研究,放鸭数量以每亩30只为适宜标准,既减少饲料成本,又达到很好的杂草防除目的。 (2)放适龄鸭雏
稻鸭以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为主,选用当地笨鸭
稻田养鸭,放鸭时鸭龄过大,会把水稻幼苗压倒,鸭龄过小,难以适应稻田环境,因此,放鸭时的鸭龄十分重要。最好是放入刚孵化7天左右的鸭雏,鸭龄最大也不宜超过孵化15天。 (3)建造鸭棚
120平方米的育秧大中棚可放养1000余只鸭子,可建在稻田边空地上。如无大、中棚,可在稻田池埂交叉处建造20平方米左右(3m×4m×1.2m)的小型鸭棚,每公顷约建造3个,可放入500余只鸭子,供鸭子休息,避风、雨、寒(特别是晚上)。注意平时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和通风。随时观察,发现病鸭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做好防病工作。棚底用木板,四周和顶部用塑料布封严,背风处留一个小门。 (4)设置围网
一方面可防止鸭子跑失,另一方面也起到防止老鼠、黄鼠狼等天敌的侵害。围网可用尼龙绳编织网或细铁丝网。但现有的尼龙绳编织网网眼过大,容易造成鸭子死亡。因此,最好用细铁丝网,围网高度50cm,每公顷需400m长围网。 2.放鸭时间
水稻秧苗返青后,约5月28日左右及时放鸭。过早会压倒稻苗影响水稻收获株数;过晚,杂草生长较大,鸭子不易食用,杂草防效低。因此,最好是在插秧后7-10天稻苗扎新根缓苗以后及时放鸭,只要稻苗已缓苗,放鸭时间越早越好。 (1)收鸭时间
在水稻孕穗末期,即将抽穗时及时收回鸭子,约7月25日左右收回鸭子。因为,此时的鸭子体重一般已长到2公斤左右,采食能力极强,如不及时回收处理,便会采食快成熟的稻谷,造成水稻减产。 (2)鸭子的喂养
白天稻鸭在水田中活动,以杂草、昆虫为食,傍晚上岸后,需要辅助一些精饲料喂养,如豆饼、麦麸、碎米、玉米面等。小鸭放养的前半个月,由于觅食能力较差,需在固定场所添加一些精饲料,以后逐日减少,直至鸭子自动觅食。 (3)放鸭技巧
鸭子生性比较胆小,每次从鸭棚里放鸭时,不能人为撵鸭,这样会使鸭子受到惊吓,聚堆不吃草。因此,放鸭时小心把鸭棚门打开,让鸭子自行出棚觅食。放养鸭子时不能让鸭子在刚施过药、化肥和有腐败动物的地点活动。
二.稻田养鸭技术经济效益高
稻田养鸭形成了一个水稻——鸭子,种养结合,互利互补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水稻、鸭子双丰收,由单一收入变为双项收入,综合效益高。在鸭子活动频繁的稻田环境中生长的水稻较普通栽培的水稻单产高,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50-1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优良、口味佳,生产的大米为无公害大米,经济效益高,每公斤稻鸭米至少卖出6.00元以上比普通栽培每亩可净增收1000.00元以上。再加上养鸭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稻田养鸭技术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1.减少无机化肥的对稻田环境和水稻的污染
鸭子的粪便勤,数量多,1只鸭子在稻田中排泄粪便约10kg(鸭粪养分丰富,10kg鸭粪相当于N49g、P2O572g、K2O32g),能够有效地培肥土壤。鸭粪直接排放到田里,经发酵后及时反补给水稻利用,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稻田中放养鸭子,头两年可适当少施无机化肥,3-5年以后开始可以完全不施无机化肥,可减少化肥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氮肥对人体的危害。 2.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稻田养鸭,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活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同时又可以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给水稻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过程中,能吃掉多种水稻害虫,像负泥虫、潜叶蝇可直接被鸭子吃掉,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对水稻生育的危害,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3.消除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
鸭子食草性较杂,能吃掉稻田中很多的杂草;同时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
2
高效养鹅实用技术
一、育雏饲养管理 (一)雏鹅的饲养
1.及时给水 雏鹅运回后,在育雏室内适当休息,当绒毛已干并能站立时,便可饮第一次水,俗称“潮口”。这是雏鹅饲养的第一关。饮水器内水深3厘米为宜,饮水要清洁,最好是凉开水,水温以25℃为宜,水内应添加0.05%的高锰酸钾,连饮7天,可防止消化道疾病。
2.适时开食 开食必须在潮口后雏鹅起身有啄食行为时进行。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适时开食还能促进胎粪排出,刺激食欲。开食饲料常用碎米和小米,经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沥干再用。青饲料(除去烂叶、黄叶、泥土和茎秆)切成1~2毫米的细丝。开食时可先青后精、先精后青或青精混合。由于雏鹅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很差,饲料中应忌油。饲喂以八成饱为宜。
3.适时放牧 雏鹅初次放牧的时间,可根据气温而定,最好在外界气温与育雏室温度接近、风和日丽时进行,通常热天在出壳后3~4天,冷天在出壳后10~20天进行初次放牧。放牧前喂少量饲料,并让雏鹅在水池边草地上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其下水活动几分钟,再赶上岸让其梳理绒毛,待毛干后赶回育雏室。放牧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选择好头鹅和训练“语言信号”。②选好放牧场地,要求离鹅舍近、道路子坦、水质干净无污染、草鲜嫩、噪音小。③合理组群,放牧鹅群以300~500只为宜,并且日龄相同。④迟放早收,上午在草上露水干后放牧,下午收鹅时间要早些。20日龄后,雏鹅开始长大毛毛管,即可全天放牧,只需夜晚补饲1次。 (二)雏鹅的管理
1.盖好鹅棚 雏鹅体小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一定要做好保温降湿工作。保温工作尤为重要。规模养鹅必须有专用鹅棚,附近应有水塘和草地。鹅棚应能防止鼠患和兽害。
2.分群饲养 1~15日龄时应放在鹅篮内或芦席折成的圈内饲养,以防止扎堆引起伤亡或受热出汗而成僵鹅。每个鹅篮内可放1~5日龄的雏鹅50只,6~10日龄时减少到35只,11~15日龄减少到25只,20日龄后可采用大的芦席折成圈饲养,每圈可放80~100只。
3.及时起身 所谓起身,即用手抄动驱散雏鹅,使之活动,以调节温度、蒸发水气,确保雏鹅健康成长。自开食后,应每隔1小时起身1次。在夜间和气温较低时,更应经常观察,防止扎堆。
4.适时放水 7日龄后,在气温适宜时,可在清洁的浅水塘内第一次放水。天冷时可在15日龄后放水,在夏季3日龄后即可在放牧时放水。水温22~30℃为宜。放水时间应在下午三四点时进行。
5.安全放牧 15日龄后应在放牧地搭一临时鹅棚,长5米,宽3米,可供500只雏鹅过夜用。为避免兽害,棚上可罩一张大鱼网,棚内用芦席隔成若干小栏,以防拥挤和扎堆。20日龄后小栏可逐步拆除,进行统棚管理。夜间应有专人值班看守。
6.接种疫苗 注意饲料、垫草的卫生,及时接种疫苗。如母鹅未接种小鹅瘟疫苗,则应用小鹅瘟血清0.1毫升对出壳后24小时内的雏鹅进行预防。15日龄建议注射鹅二联苗(鹅副粘和鹅流感灭活苗)每只小鹅0.5毫升。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
1.中鹅的饲养 大体有三种方式,即放牧饲养、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关棚饲养。我国大多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所用饲料与工时最少,经济效益较好。
中鹅的放牧场地要有足够的青绿饲料,草质要求比雏鹅低些。放牧时间越长越好,早出晚归或早放晚宿,以适应鹅多吃快拉的特点。放牧时鹅呈狭长方阵队形,出牧和回棚时赶鹅速度宜慢,特别是吃饱以后的鹅。实行舍饲,可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三、育肥仔鹅的饲养管理
1.放牧育肥 主要适用于有较多的谷实类饲料可供放牧的情况,如野草的种子、收获后的稻田或麦田内的落谷等。如谷实类饲料少,则必须补饲谷类饲料,否则鹅生长不快,达不到育肥的目的。1只仔鹅育肥10天约需667平方米大麦茬田,小麦茬田掉粒较少,面积要相应扩大或酌情补饲。
2.舍饲育肥 这种方法应用不如放牧育肥那么广,但有发展的趋势。该方法生产效率比较高,育肥均匀度比较好,适于集约化饲养。
3
科学养猪技术
一、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一)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一般合群饲养,以提高圈舍利用率。分群时应对母猪大小、强弱、体 况、配种时间等加以区分,以免大欺小,强欺弱。妊娠前期每圈可养4-5头,妊娠后期每圈2-3头,临产前5-7天转入分娩舍(产房)。
2、适当运动:在妊娠的第一个月为了恢复母猪体力。重点是保证营养供给,使母猪充分休息,少运动。一个月后应使妊娠母猪每天自由运动2-3小时,以增强 体质并接受充足的阳光,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运动,临产前5-7天停止运动。
3、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温 ,注意防病和猪体卫生,并要避免因机械损伤造成流产。 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1)平衡地配制母猪日粮:在配制哺乳母猪饲料时,必须按饲养标准(营养需要量)进行,一要保证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最好添加一定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二要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否则母猪不仅泌乳量下降,还易发生瘫痪。如日本养猪将VB12、VB1、VB2、烟酸、泛酸等配制成催乳素添加在母猪饲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科学地给喂饲料量:产前1-2天减料,分娩当日不喂料,分娩后第一天喂0.5公
斤,第二天喂2公斤,第三天喂3公斤,产后一周母猪能吃多少喂多少。在给母猪加料的同时应给予大量饮水以增加泌乳量和哺乳次数。分娩后精饲料增加过快,母猪过食,会导致消化道阻塞性消化不良,造成泌乳量减少,并可能诱发乳房炎。
(3)定时饲喂,促进母猪多采食:随着母猪泌乳量的增加,要达到日采食量6公斤是 很困难的,因个体不同采食量有很大差别,若不能满足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母猪的泌乳潜力就无从发挥。因此,应尽可能促进母猪多采食。饲喂次数以日喂3次为佳,可定时为7-9时、13时、20时,且早晚饲喂饲料量要大,这样有利于增加采食量,提高泌乳量。
(4)注意饲料稳定:整个泌乳期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变换饲料品种,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宜喂酒糟,以免母乳变化引起仔猪腹泻。
(5)创造利于母猪泌乳的适宜环境:哺乳猪舍内应保持温暖、干燥、卫生,及时清除 圈内排泄物,定期消毒猪圈、走道及用具;尽量减少噪音,避免大声喧哗等。
(6)按摩:试验证明,按摩母猪的乳房可提高母猪的泌乳量。用手掌前后按摩乳房,一侧按摩完了再按摩另一侧,也可用湿热毛巾进行按摩,这样还可以起到清洗乳房和乳头的作用。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
1、合理分群。强弱大小分栏饲养,每栏仔猪体重接近。如果不是采用工厂化流程饲养方式,一直饲养到出栏仍在原栏,按每头猪占0.9平方米的面积计算每栏饲养头数。最多每栏在15头左右,过多拥挤易发生咬尾、咬耳现象,不利于猪的生长。
2、喂料。对自繁自养转群的断奶仔猪饲料要逐步更换,并栏半个月内仍用乳猪料,一周后按1/3、1/2、3/1的比例逐步过渡用小猪料。饲喂次数由原来的日喂五次过渡到日喂三次。日用料量按体重5%计算。再按日喂次均分每次喂量。如在一小时内不能吃完,应清扫回收。下次可减量。 (二)、管理
1、每日早、中、晚观察仔猪精神状态、呼吸、吃食、粪尿等情况,发现病情立即向兽医汇报,尽快治疗,并按兽医要求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隔离治疗。
2、调教。使仔猪做到三定:吃、睡、排粪定地点。为使排粪尿定地点,在分栏时把仔猪粪便放在每栏定点位置。通过3-5天调教,基本都能做到定点排粪尿。既便于粪便清扫,又能保持猪舍干净。 3、每日必须清扫3-4次栏舍,保持栏舍内干净卫生。夏天应在上午九时左右冲刷猪舍,每周消毒一次。 4、注意保温。断奶仔猪适宜温度25-26摄氏度。复式猪舍比较容易达到该温度,单列式猪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温。复式猪舍应注意通风。
5、从市场上购买的仔猪,在第十天左右注射亚硒酸钠VE针:1ml/头。 6、对未去势的小公猪进行去势。 (三)、防疫、驱虫
在断奶饲养阶段、必须完成各种传染病疫苗的防疫注射。使猪只对各传染病产生免疫力,则仔猪顺利生长,有一个健康的体质。也为了以后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1、自繁自养(或规范化猪场)都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未完成的免疫,按规定日期继续执行。 2、从市场上购买的仔猪,在饲养第一周内,应立即进行猪瘟疫苗防疫,4头份/头。
3、经常进行观查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死亡猪只解剖后进行深埋。
4、各疫苗防疫结束,待猪只一切正常,对猪进行驱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