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定期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考核。 ②健康监测
◆所有参与项目人员都必须是体检合格人员,并定期对员工,特别是有毒有害工作环境中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记录;
◆对项目所在地的地方病、传染病进行调查,并向员工介绍预防知识,采取预防措施;
◆对群发性疾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密切监护控制病情,经诊断确认为传染病应立即报告,采取隔离措施限制感染者;
◆按照“HSE能力评价管理与培训”的规定,制定项目参与人员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③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满足项目人员的使用; ◆所有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中的规定;
◆根据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病危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环境配备不同防护作用、不同防护能力的劳动防护用品;
◆须对劳动防护设备、设施、机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对员工上岗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情况要经常检查,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 ④营地建设管理
◆营地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营地周围环境、自然条件、交通等具体情况统筹合理布置,营地的位置、布置、设施应合理;
◆建立营地管理规定,并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场所;
◆营地内应配备良好的生活设施以及防护设施,包括洁净的宿舍、厨房、餐具、食堂、厕所,消防灭火设施等。
⑤医疗措施与急救
◆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措施和医疗急救设备;
◆必须设立一定装备、药品、有资质的医护人员的医疗站,方便员工就诊; ◆应调查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其所在位置、医疗、救护设施、能力,交通、通讯情况并登记建立档案。确定适合的、可提供良好医疗保障、医疗急救的医疗单位,与之取得联系,建立医疗保障、急救关系;
◆现场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包括车辆,保证在出现意外时能够紧急救援。 3.4.2安全管理 3.4.2.1总则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3.4.2.2安全管理内容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
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个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项目中应负的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所有参与项目人员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楚和熟悉自己岗位的职责和安全程序,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主动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②安全生产管理
◆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各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即“三同时”;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在作业前应编制和审批安全预案和安全应急计划,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情况变化及时对安全应急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对关键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应进行严格管理; ◆对危害应进行识别并对事故隐患进行管理;
◆对劳动保护用品管理,保证其合格和适用; ◆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工作和交通安全工作应纳入整个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 ③安全生产奖惩
◆应设立项目安全生产奖励资金,在年度预算中应核定;
◆运用行政、经济等措施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行为实行重罚;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员工要实行重奖;
◆对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严肃处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经济乃至法律责任。
3.4.3环境保护管理 3.4.3.1总则
在总承包项目执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合理利用自然,防止对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造成污染,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并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创一流HSE业绩。
3.4.3.2环境保护管理内容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中应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项目,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建设。
①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时,按照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工程投资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审查的审批意见,在施工图中落实有关环保工程的设计及其环保投资。
②采购阶段
所购物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的环保标准要求。对易污染环境的物资,供应商应提供有关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的详细说明;设备供应商应提供设备使用中控制污染的技术要求,并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③施工阶段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垃圾、污水、噪声等环境污染,所以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涉及到以下方面:
◆废弃物、垃圾的处理; ◆危险物溢出的预防与控制;
◆粉尘、烟尘、污水、放射性物质和噪音的管理; ◆文物、古迹的管理;
◆人工林、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水源、湿地、河流保护的管理; ◆河道、路面影响控制; ◆水土保持的控制; ◆地貌恢复。 ④试运行阶段
环保工程要和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并做好试运行记录。环境监测部门应对试运行过程进行监测。
3.5项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及其控制方法
在项目开展前,将组织本公司和各承包方开展风险和污染识别工作,为进行项目的策划、编制项目管理标准、制订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在修改或引入新作业方法、材料、工艺或设备之前,在进入不同的建设阶段之前必须适时进行质量因素、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活动,以确定控制的重点和检查的要点。
3.5.1因素识别应考虑的方面 在识别质量因素时,应考虑:
◆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国家、行业颁发的规程、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工程的特点、性质以及参建供方的特点、技术装备水平; ◆对工程项目费用、进度的影响;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采用; ◆质量通病和发生过的质量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尚应考虑,特殊施工方案、重大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主要衔接关系等。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对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自然资源的消耗、社区或地方性环境问题;
◆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在识别危险源时,应考虑: ◆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提供的)。 ◆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3.5.2因素识别的步骤 3.5.2.1进行过程识别
◆必须根据工程特点,按照总承包项目的合同范围划分工程建设的阶段; ◆在各阶段中,按照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管理深度划分过程;
◆为使过程清晰可以考虑与施工分包的标段、WBS工作分解结构相结合。 3.5.2.2采用《因素识别重要性评价和排序表》对已识别出的每一过程进一步识别过程中使用的“产品”(即设备、工具、材料)、“子过程”(即工作步骤),填入“子过程/产品”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