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教案
第二节 数据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分析》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应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应用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工作表原始数据的建立之后的学习内容,工作表数据的处理是信息加工的重要手段,是体现EXCEL强大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内容,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EXCEL整章的学习过程中既是重点,又是后面图表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分析方法的特点与意义。 2、能运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所能实现的分析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情感和从数据中探求信息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 难点:如何利用这些分析方法实现数据分析的目的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一段视频
这是一个老故事,但是今天却出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结局。森林是动物的家园,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兔子和乌龟的家园没有了,它们再也不能继续比赛。那么现在动物家园的情况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这是我国部分省市森林覆盖率的数据,是一个excel格式的电子表格,对于excel我们已不陌生了,今天让我们共同关注动物的家园,通过对我国森林的数据分析,来学习一下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数据分析。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数据清单、什么是记录、什么是字段名。在第7页下面,在excel中,具有二维性质的电子表格称为数据清单。在第8页上面,除第一行外每一行数据叫做一条记录。数据清单的第一行称为标题行,标题行中的每个单元格分别为各列的标志,也称为字段名。好,我们再来看森林覆盖率这个数据清单,(加深对记录、标题行、字段名的理解)。数据清单可以做什么呢?数据清单可以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一、排序
师:我们先了解一下森林的过去,200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平均为16.55%,严重低于世界当时平均水平31.7%,2000年哪个省市的森林覆盖率最低?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分析方法。
学生:排序。
师:对,排序就是重新组织数据的排列顺序,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判定数据之间的位次关系。
排序的关键是找出排序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关键字。我们想知道的是2000年哪个省市的森林覆盖率最低,应该确定哪个字段为关键字来进行排序?
生:2000年 。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森林覆盖率统计表”这个文件,完成学案问题一。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对,我们给最先完成的小组两颗星的奖励。开始。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一下,你可以求助老师,也可以求助课本和学案。
提问:你看到数据清单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刚才我们操作排序的时候,我们是按一个主要关键字来进行排序的,主要关键字的下面还有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它们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其实排序还有更复杂的功能,不仅可以按一个关键字来进行排序,还可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字来进行排序,这样的排序我们称为多重排序。多重排序是指按主要关键字排序后出现记录并列的情况,可再按次要关键字来进行排序,如果还有并列,就用第三关键字来排序,最终确定记录之间的位次关系。在排序对话框左下角还有个选项按钮,这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在excel中一般默认为按列排序,刚才的操作也是把列标志作为关键字,按列来进行排序的,排序还可以改变方向,按行来进行排序。通过选项按钮就可以改变排序的方向。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排序的复杂功能,来尝试做一下能力提升的第1题和第2题。
我们分组来完成,1、2小组来完成第1题,3、4、5小组来完成第2题,有没有信心,动手来操做一下吧。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情况,促进小组合作。
同学来演示。1、2组选一个代表,3、4、5组选一个代表。要求边演示边解说。 评价一下操作,提示:从两方面来评价,一、操作是否正确。二、描述是否清晰。 下面给你一分钟的时间,1、2组的同学把能力提升的第2题做一下,3、4、5组的同学把能力提升的第1题做一下。开始。
二、筛选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2012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了20.36%,而且有的省市还超过了平均水平。现在哪些省市森林覆盖率超过了平均水平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它最后要的结果是什么?要求显示什么样的记录?
生:超过平均水平的记录
师:也就是说需要显示的是符合设定条件的记录,不显示不符合设定条件的记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要用到什么分析方法?。 生:筛选
筛选就像是给数据过筛子,就是符合条件的记录显示出来,不符合条件的记录暂时隐藏起来。缩小数据的观察范围,帮助发现某一特定范围内的数据信息。刚才操作排序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看到筛选了,你能参考学案把这些省市筛出来吗?动手操作一下吧。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促进小组合作。
让一个同学上台来演示。要求边解说边操做,讲一下变化。
师:我让这位同学再做一个操作,对地区进行筛选。你发现了什么变化,是符合一个条件还是两个条件。筛选还可以进行多重筛选。谁能说一下这个显示结果的问题?
生:2012年华北地区哪些省市森林覆盖率超过了平均水平? 三、分类汇总
师:我们共同关注动物的家园,即要了解过去,关注现在,还要制定发展的目标,再
来看下发展目标, 2015年各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多少?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先找一个同学来说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最后显示的应该是什么结果。
生:先分出各个区域,然后是求出2015年每个区域的平均数。
师:这个问题用前面的排序和筛选就不能解决了。我们需要对区域进行分类,分类用我们前面刚学过的排序能不能解决?先按地区排序进行分类,再对每个地区进行求平均数。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用到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顾名思义,就是先分类,再汇总,分类就用先用我们刚用过的排序来分类,然后再按类进行求和、求平均、计数等。分类汇总是两步操作,一步是分类用排序来解决,第二步是汇总。分类汇总关键是要分析清楚是对哪个字段进行分类,哪个字段进行汇总。这个有点难度,我们让一位同学们先来尝试操作一下。教师指导,学生尝试操作。
学生独立完成问题三。教师巡视,辅导。 知识小结:出示课件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赛一赛: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对。 查看颁奖台,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评选优胜小组。
谈收获:请同学回顾一下本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种数据分析方法,但这只是我们学习数据分析的开始,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格,还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实践多应用,并且要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桌上的以及身边地面的纸屑、垃圾等带走,把凳子排放整齐,按顺序离开。这节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以一则熟悉的小故事出现意外结局,引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感兴趣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完成各个任务的同时获得真知。把貌似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起来,学生感兴趣了,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通过让我们共同关注动物的家园,从而自延伸为爱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激发同学在生活注重节约,从小事做起的责任心。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通过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乐于进取,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基于这个阶段的年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数据的排序、筛选,认知较直观,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
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分层教学。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实践中我尽量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给学生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乐于进取,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小组合作,和小组竞争的形式,使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材分析
《数据分析》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具有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是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学习任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Excel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做为整个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既要培养学生对现实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据分析》是关于Excel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内容,在课的设计上要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但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