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中学课程:
1.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
课程论是指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1918 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 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1950 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系统展开。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 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 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 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2.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会在 11 月上旬的补充试题里体现) 3.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1.课程内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课程的分类不同
根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即是单门学科还是多门学科,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注: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课程设置形式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它是由一系列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相互联系的科目组成的课程。 分科课程的特征:
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
21
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优点: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 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 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是:①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②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③以儿童的活动为中 心;④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 知识不系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 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 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
国家课程的特征:它体现国家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 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 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 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补充)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 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 色。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 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
22
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 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 的需要。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 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显性课程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可以这样描述)
隐性课程的特征:
①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②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③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④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⑤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⑥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 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 结构。)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实施情况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③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④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⑤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23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与状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两个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从 2001 年开始实施,到 2005 年全面推行。
高中阶段从 2004 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有一半的省份使用新课程。国家在实施的过程制定了 一系列推进的策略,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做一些配合的工作和策略。 (三)中学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 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各种本质观
教学过程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 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 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各种本质观: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理论界众说纷纭,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识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说是一种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 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
24
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在我国是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 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学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 过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
2)发展说 。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该观点认识到了“认识说”的局限性, 认识到了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的其它任务,尤其是发展的任务,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就 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 目标要求的过程。”
3)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教 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认识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突破了 “认识说”和“发展说”从教 学任务看教学本质的局限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机制。但也存在对教学主要矛盾 揭示不到位的不足。
4)交往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学者们对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理解差异较大,对 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有人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有人 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有 人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有人视交往为教学本身。这一观点共同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 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 可以 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一观点虽然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 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 特殊性。
以上不同的学说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着不同的 片面性。基于对以上不同观点的认识和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人的过程,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既要看到师生的平等性,也要承认师生客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