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古弼在一边坐了很久,没有机会将这件事报告皇帝。 C.朝廷不理,实尔之罪--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 D.卿其冠履--您戴好帽子,穿上鞋子。 14.下列全说明古弼“公直”的一组是( )
①弼入欲奏 ②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 ③弼具状以闻 ④免冠徒跣,自劾请罪 ⑤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段突出了古弼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品德。
B.古弼见到上谷人的上书,便急于将这种情况反映给皇帝,但并未取得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C.皇帝与人下棋,正在兴头上,古弼不惜扰皇帝的雅兴,也要将关系到人民利益的事情办好。
D.古弼奏事不留情面,但太武帝能体会到他的苦心,接受了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2、A 3、B 4、B 5、C A 7、A 8、D 9、C 10、C 二、填空题
霑 , 梦阮 , 《三国演义》/《水浒传》 , 《封神演义》/《金瓶梅》 , 《官场现形记》 , 《老残游记》 。
2、 愈 , 退之 , 古文运动 , 柳宗元 , 先、两汉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 。 4、 添酒回灯重开宴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5、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6、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z -
- - -
三、阅读理解题
(一)1、B 2、C 3、B 4、B 5、D (二)6、C 7、C 8、B 9、D (三)10、D(任性表达意愿)
11、B(A为:作为,动词;给,替,介词。C与:和,跟介词;给,给予,动词。D乃:就,连词;竟,竟然,副词)
12、B(①②“其”用法相同,意义不同;③④“为”动词,做) 13、A(言其:(意思)是说他) 14、A
15、B(“并未”错) 文言文全文翻译
古弼是代国人,年轻时忠厚谨慎,擅长骑马射箭。起初担任猎郎的官职,凭着敏捷正直著称。明元帝嘉奖他正直而有能力,赏赐他的名叫“笔”。后来改名为“弼”,意思是说他有辅助君王的才能。
太武帝登位,他凭着功劳授职为立节将军,赐给灵寿侯的爵位。
有个上谷人上书朝廷,说帝王畜养禽兽的园地占地太多,人们没有田地产业,应该削减大半,用来赏赐给贫困的人。古弼进宫想向皇帝奏,遇上皇帝跟给事中树下棋,没心思听政事。古弼在旁边坐了很久,没有机会将事情报告皇帝。他于是站起身,在皇帝面前揪住树的头,把他拉下坐床,用手打他的耳光,用拳头捶打他的背,说:“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皇帝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的报告,是我的过错。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吧!”古弼将事情报告皇帝。皇帝认为古弼公心刚直,很不寻常,都同意了他的奏事,把土地送给了老百姓。古弼说:“作为臣子在君主面前任性表达意愿,不是没有罪过。”于是前往官署,摘下官帽,赤着双脚,弹劾自己,请求处罪。皇帝召见他,对他说:“您戴好帽子,穿好鞋子。我听说修筑寺庙,人们磕磕绊绊的修筑它,仪表端庄的侍奉它,神就给人福气。既然如此,那么您有什么罪呢?从今以后,如果有利于国家,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方便的事,即使再卤莽,您都去做,不要有所顾忌。”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