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归纳方法 D. 演绎方法 满分:1 分
20. 认为“元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满分:1 分
21.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 生产实践 B. 科学实验
C.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1 分
22.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 血缘亲族关系 B. 政治思想关系 C. 阶级压迫关系 D. 社会生产关系 满分:1 分
23.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第 6 页
A. 是否显著、激烈 B. 是否迅速明显 C. 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D. 是否引起事物变化 满分:1 分
24. 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 A. 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满分:1 分 25. 认识主体是指 A. 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 B. 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 C.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 认得主观精神世界 满分:1 分
26.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 A. 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 B. 各种力量之和 C. 各种知识之和
D.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第 7 页
满分:1 分
27.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满分:1 分 28. 世界观就是()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满分:1 分 29.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满分:1 分
30.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 学习书本知识
第 8 页
B. 进行社会调查 C. 参加社会实践 D. 研究实际情况 满分:1 分
31.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D.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满分:1 分
32.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满分:1 分 33. 认识客体是指 A. 一切客观事物 B. 自然界
C. 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象 D. 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满分:1 分
第 9 页
34. 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 A.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 C.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D. 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 满分:1 分
35.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 运输设备 B. 仓储设备 C. 维修工具 D. 生产工具 满分:1 分
3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满分:1 分
3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可知论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满分:1 分
第 10 页
13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word精品文档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