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中国古代的主要运输方式有哪些?

2.现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古代的相比,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体现出哪些特点?

为以下生活、生产活动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社会时期 生活、生产活动 明朝初期,每年从胶州转运70万石军粮去接古 代 济辽东军士 现 代 我们班的同学要到北京上大学 1000吨“胶白”,从胶州运到北京 胶州营海镇活虾运往济南 交通运输方式 清顺治年间,胶州地主家的儿子去京城赶考 预习课本P77页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一、交通运输方式影响聚落的空间布局 社会时期 主要运输方式 北方 为主 南方 为主 聚落分布及形态 优点 代表城市 邯郸 古代(南船北马) 陆路干道呈 与外界保持便捷联系 状 临 分 方便 利 扬州 布, 状 于 。 郑州 石家庄 徐州 近现代 便于货物集散和人员的和 沿交通线分布 流动 的兴建

预习课本P81页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以下表格) 区域 商业网点密度 成因 区位要求 山区 平原 【课后作业】: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结合现在的流亭机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畅想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后对胶州市的发展变化。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亮点:

1、本节课教学设计完整,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教师的导,学生的学,都能遵循知识学习的认识规律,也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合作。以学生自己的家乡胶州市作为切入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

2、在课堂教学中,多个教学环节中,多样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呈现,使学生如置身于历史、现代的演化变迁的情景剧中。热爱家乡,想要建设美丽家乡的情感在师生之间引起强烈的共鸣,达成了情感、价值观培养的深层次目标。

3、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发挥地理图象功能。

本节课使用了大量学生所在城市的照片和各种地图,注重对学生材料阅读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挖掘材料和图表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运用图象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二.不足之处:

1、案例的使用时间不够充分,未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效果一般。

2、课程涉及知识量完整,课堂的练习题的选取和题量未能让学生吃饱,个别知识讲解未能继续拓展延伸。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中指出:

课标要求:

结合案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建议:

结合案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

本节课是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主要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这本课选择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课程标准中不单单要求知识的学习更强调了能力的培养,从课标中你可以分析到对读图能力、归纳能力和案例探究分析能力的要求。因此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生产活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形成、形态和空间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利用胶州市城区地图,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4.通过交通运输对自己家乡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高中地理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中国古代的主要运输方式有哪些?2.现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古代的相比,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体现出哪些特点?为以下生活、生产活动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社会时期生活、生产活动明朝初期,每年从胶州转运70万石军粮去接古代济辽东军士现代我们班的同学要到北京上大学1000吨“胶白”,从胶州运到北京胶州营海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ownq36ijm7wp9920czo7b3ef97wu60103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