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作者:刘侠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24期
【内容摘要】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尝试。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应试的氛围比较浓重,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沉闷乏味,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本文主要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究,以期给相关教学人员一些帮助,从而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开展策略
地理往往具有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却是来源于生活的。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做到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学习成绩和知识的运用能力都较差。生活化教学可以较好地改变这些问题。首先,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学生由课堂上引出到生活中,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求知欲也得到了激发,会主动去进行探索。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生活问题。在进行气候以及大气层对于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在夏天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避免穿着深色系列的衣服,而选择浅色系列的衣服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充分被这个问题吸引,进而进行认真思考,有些学生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觉得深色衣服比较吸热”,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对学生提出表扬,紧接着根据学生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出地理知识。这样环环相扣,教学的逻辑性得到了保障,学生也更加的容易接受。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提出生活化问题,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就会主动进行思索,这样就立马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真正实现“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地理”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