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牢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4.(3分)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 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
5.(3分)如图所示,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B.滑块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 C.滑块受到重力、弹力的作用
D.滑块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分析】物体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解,注意不能分析下滑力。 【解答】解: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B错误;
CD、物体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下滑力是效果力不能分析,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受力分析的能力,注意不能分析下滑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6.(3分)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A、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G物+G动),n1=2,n2=3,
所以绳端的拉力:F1=(G物+G动),F2=(G物+G动),所以F1>F2,故A错误;
B、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动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
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因为η=相同,故B正确;
C、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动滑轮为省力杠杆,故C错误;
,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2=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s1=2h,s2=3h,则s1≠s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n的确定方法,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计算方法,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拉力的求法;本题关键在于确定额外功相等。
7.(3分)为了节约能,需要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让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使燃料燃烧得比较完全
B.在设计与制造热机时要不断改进与创新,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C.尽量减少热机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热机的效率的概念。热机的效率是指用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解答】解: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所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故ABC正确;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考查影响热机效率的几个因素,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的理解。要知道要想提高热机的效率,就要减少热量的损失。
8.(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灯泡L1和L2均能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外部电流流向为a→b→c→d B.开关S1、S2都闭合,灯泡L1和L2并联
C.开关S1、S2都闭合,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一定大于通过灯泡L2的电流 D.闭合S1、S2中任意一个开关,都会有灯泡发光
【分析】(1)在电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2)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是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4)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
【解答】解: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外部电流流向为d→c→b→a,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和S2,L1与L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两灯是并联的,故B正确;
C、开关s1、s2都闭合,L1与L2并联,由于不知道两灯泡的情况,不能判断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与通过灯泡L2电流的关系,故C错误;
D、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s2控制灯泡L1,故只闭合S1,灯泡L2发光,s1、s2都闭合,两灯泡都发光,只闭合s2的两灯泡都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关组合。
9.(3分)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插座是串联的
B.使用螺丝刀形状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其顶部的金属帽
C.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而应先切断电 D.电能表只准接在空气开关之后
【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2)要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时,将手的一部分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
(3)当有人触电时,必须先切断电,再实施救治;
(4)据家庭电路的构成可知,电能表应该安装在空气开关前面。 【解答】解:
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插座就是插接用电器的,所以用电器应与插座并联,故A错误;
B、使用试电笔时,如果手指碰不到其顶部的金属帽,氖管就不会发光,测电笔无法正常工作,故B错误;
C、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的;在家庭电路发生触电时,应当立即切断电,迅速使触电人脱离带电体,故C正确;
D、据家庭电路的构成可知,家庭中的电能表应该安装在空气开关前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和安全用电的常识。在平时要多加注意掌握。
10.(3分)如图所示,在通电螺线管(导线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附近放置的小磁针(黑端为N极),静止时其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磁极指向。
【解答】解: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N极在右端,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A正确;
B、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N极在上端,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故B错误;
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卷-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