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发表于:2012年10月24日00:12 0 2012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多选题 判断题
、(共20道试题,共 40分。) 1.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满分:2分
2.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满分:2分
3. 1907年苏扎罗在()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 A. 斯坦福 B. 耶鲁 C. 哥伦比亚 D. 普林斯顿
满分:2分
4. 德国社会学家()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 --- 经济标准;权力 ------ 政治标准;声望 ------ 文化标准 A. 恩格斯 B. 涂尔干 C. 韦伯 D. 马克思
满分:2分
5. ()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 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分
6. ()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的全面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从 A. 个性化 B. 社会化 C. 集体化 D. 群体化
满分:2分
7. ()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 A. 贝塔朗菲 B. 卢斯山 C. 韦伯 D. 泰勒
满分:2分
8. ()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 A. 结构性教育问题 B. 跨时空性教育问题 C. 伴生性教育问题 D. 失范性教育问题
满分:2分
9.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 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满分:2分
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
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
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
10.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 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分
11.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 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分
12. 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满分:2分
)
13.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 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分
1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分
15.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 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 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分
16.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分
17.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满分:2分
18.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 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分
19.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 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