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应用题解题策略分析
李益芹
【摘 要】初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具有重要性,同时还影响着中考的成绩,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是必然要求.当前,学困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其数学基础不扎实,应用题的解析成为学困生最为困扰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应用题解题上的困境.为此,本文就初中数学学困生应用题解题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期刊名称】《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年(卷),期】2016(000)002 【总页数】1页(P54)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应用题 【作 者】李益芹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54学练研究数 学 大 世 界初中数学学困生应用题解题策略分析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李益芹【摘要】初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具 有重要性, 同时还影响着中考的成绩, 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是必然要求。 当前,学困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其数学基础不扎实,应用题的解析 成为学困生最为困扰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及时 解决学困生在应用题解题上的困境。
为此,本文就初中数学学困生应 用题解题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应用题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中的难点与 要点,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必须帮助学困生解决应用题所带 来的困扰。应用题属于实际应用类的题目,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的 案例相结合,且涉及的内容与知识点较多,甚至很多应用题属于开放 型的题目,始终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很关键。
一、培养学困生的阅读能力相比其他的题目类型而言,应用题的文字偏多,其所含有的信息 内容比较丰富, 主要是对初中生思维逻辑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成为学困生最为头疼的问题。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对文字 的组织与理解能力差,无法对应用题有一个全面而系统性的感知,无 法高效地开展应用题解题操作 [1]。为此,应加强对学困生阅读能力的 培养,对应用题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摒弃多余的琐碎信息, 利于对重要知识框架的把握。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人 性化的训练方式,层层递进,逐渐锻炼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信息 筛选技能。数学的语言简洁、抽象,甚至很多特殊性的符号富含有特 别的含义,教师前期必须对一些数学符号语言、图表等进行灌输,根 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内容要循序渐进,做好图文的有效转换。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此类应用 题比较常见,如:某所学校为强化自身建设,满足课程教学需求,需批量购置计算 机。A 公司报价 5600 元 / 台,若想优惠,必须保证购买 10 台以上, 超过10台(不包括10台)的打7折。B公司报价5600元/台,其 优惠的方式与 A 不同,优惠方式则是报价都要按照 85% 进行计算, 在双方计算机品质、品牌、质量与服务等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选择 哪一家公司进行合作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在该题目中,第一句没有价值意义,真正的重要信息是从第二句 开始的,教师必须重点分析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让学困生试着从中筛 选,如:A 5600 元 / 台优惠单价 (0
B 5600 元 / 台优惠单价(5600·85%)然后根据以上信息对两种方式的成本节约情况进行计算。 设未知数为 x 台, 若 当 0 二、锻炼学困生的建模能力应用题是学困生学习的重要难点知识,若想让其理清思路,必须 全面了解数学应用题目的逻辑性与关系,根据题目的真实内容进行数 形结合,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能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兴趣。为了提高 学困生的建模能力,应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设计,利用生动而形象的 视频文件来模拟建模的过程,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 [2]。根 据已知的条件来设计图形,借助图形能够更为直观地来表达信息,利 于学困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数学中关于行程性问题时,对相遇与 追及问题进行设计,快速的列车长度为 308m,慢速的列车长度为 340m。若两辆车相对行进,自相遇至离开需要 15s 的时间。若同向 行驶,由快的列车追及慢的列车,从追上到离开需要 60s,对两辆车 各自的速度进行求解。在解答此题目时,若仅仅依靠观察无法从中找 到切入点,必须要根据题目的内容来画图,运行数形结合的方式,可 实现应用题题目信息的一目了然, 利于学困生更好地理解。 与此同时,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对两辆车的行驶轨迹进行演示,能大大吸引学 困生的兴趣,利于应用题题目的有效解答。 三、加强多媒体教学新时期,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最为推崇的教学方法,其教学 效果佳,借助多媒体平台的文本、图片与视频元素来丰富教学,是吸 引学困生注意力的重要方式。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能实现应用题题目 的具体化,将抽象性的内容具体化,利于学困生更好地理解与参透, 利于题目的有效解答 [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