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物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黑龙江98复赛)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A 控制适当温度 B 控制充分的水分 C 控制较弱的光照 D 提供肥沃的土壤
2.(广西98)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 水分 B 阳光 C 温度 D 能量 E 土壤pH值 3.(河南97预赛)花芽分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 低温和光周期 B 中温和光周期 C 温度和光周期 D 肥效和光周期
4.(河南97预赛)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阳光、温度 B 高度、纬度 C 阳光、纬度 D 阳光、地形 5.(河南97预赛)植物不需要光的生理活动是
A 秋天落叶 B 幼苗生长 C 花芽形成 D 花粉的萌发
6.(黑龙江99复赛)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同样树的叶子 A 先黄 B 稍晚变黄 C 同时变黄 D 不变黄
7.(黑龙江99复赛)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
A 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B 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C 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D 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8.(上海99;黑龙江99复赛)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节开花,处理的措施是 A 增加光照时间 B 降低光照强度 C 增加光照强度 D 增加黑暗时间
9.(陕西98)一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 A 深绿色的大叶,叶两面有大量气孔 B 深绿色的大叶,叶只在一面有孔
C 浅绿色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 D 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
10.(陕西98)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A 充分利用光能 B 少阳光照射 C 适应低温 D 适应潮湿的环境
11.(山东98决赛)由气候条件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 风力和雨量 B 风力和热量 C 热量和雨量 D 光照和热量
12.(广东99初赛)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例如有些植物的种子秋天成熟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萌发,这类植物最有可能是自然分布在 的植物。
A 低纬度地区 B 低海拔地区 C 低降水量地区 D 高纬度地区 13.(广西99)肺鱼的夏眠是对什么的适应 A 缺水 B 高温 C 缺食物 D 阳光
14.(黑龙江99复赛)右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一
种是北极海的特有种,哪一种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哪一种的分布最广泛
A 1,2,3 B 5,3,4 C 3,4,2 D 2,1,5 15.(浙江97)决定水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 温度 B 湿度 C 空气 D 光照
16.(新疆9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度的生态效应
A 非洲大耳狐耳廓比北极狐大 B 冬眠的蛇互相缠绕在一起
C 石莼分布在近海水的表层 D 厄尔尼诺现象使某地松鼠冬季发情 17.(广东99初赛)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黑暗,白天很可能是在 的地方休息。
A 干燥的地方 B 潮湿的地方 C 黑暗的地方 D 明亮的地方
18.(陕西99;江苏98;安徽99)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其生长期变化和引种要求是 A 生长期缩短,引用早熟种 B 生长期缩短,引用迟熟种 C 生长期延长,引用早熟种 D 生长期延长,引用迟熟种
19.(山东99决赛)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 种内互助 B 种间互助 C 寄生 D 共生 20.(湖北99)下列对保护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保护色是所有生物适应生存所具备的体色 B 只有被捕食者才具有保护色 C 只有捕食者才具有保护色
D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可能有保护色
21.(广西97)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 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 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 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 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22.(上海99)下面对于种间相互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种间生态范围重叠越大,竞争越激烈 B 激烈的种内竞争引起食性分化
C 为保护雷鸟群增加数量,应尽量捕杀雷鸟的天敌
D 受保护的没有动物牧食的草场,生物生产力大于有动物牧食的草场
23.(广西99)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这一事实可作什么具体实例
①适应性 ②应激性 ③遗传性和变异性 ④竞争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4.(湖南97复赛)豆蟹生活在牡蛎的外套腔内,这种现象属于 A 偏利共生 B 互利共生 C 抗生 D 原始合作
25.(河南98决赛)下列生命现象中,区域的界限对哪一项特别重要 A 寻找配偶 B 遗传的适应 C 种内斗争 D 成功的生存斗争 26.(广西98)眼镜蛇颈部膨大的白色眼镜状斑纹色彩鲜明,这属于 A 拟态 B 保护色 C 警戒色 D 以上都不是
27.(黑龙江98复赛)指出下列5种现象分别属于①保护色②警戒色③拟态的依次顺序是
a.西藏野牛外表形态及体色与岩石相似;b.稻田里绿色昆虫;
c.金环蛇具有黑黄相间条纹; d.赤链蛇(无毒)有鲜艳的体色; e.某些蝇类翅形和腹部斑纹似有刺胡蜂
A ①①②③② B ①①②②② C ③①②②② D ③①②③③
28.(广西99)黄毛夜蛾静止时体色与背景相同。受袭时展翅而飞,翅色较鲜艳。快停飞时,突然跌落在地掩起鲜艳的翅膀,移动一段距离而停止不动,体色又与背景相同,可逃避敌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A 保护色 B 警戒色 C 变态 D 适应性
29.(山东98决赛)非洲有一种花鸟,展翅时像花瓣,头部似花蕊,这样既能躲避敌害,又可轻取飞来的昆虫,这种现象属于
A 保护色 B 拟态 C 变态 D 警戒色
30.(广东98)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最有可能发生 A 竞争 B 突变 C 地理隔离 D 共生
31.(湖南99初赛)在某些水体中,如果除了鲈鱼以外没有其他鱼类,那么鲈鱼的成鱼就会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购以能从肠道中排出有毒物质,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该物质多了就会使本种的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上述两种现象分别属于 A 捕食、种内斗争 B 捕食、竞争
C 种内斗争、竞争 D 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32.(湖南97初赛)绿草履虫在见光处培养呈绿色,其原因是 A 其细胞质内有叶绿素 B 其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C 其细胞质有绿藻共生 D A和B
33.(广西98)在林区放赤眼蜂,结果松毛虫被消灭了,原因是赤眼蜂的卵产在松毛虫的卵里,使松毛虫卵的空壳率达97%以上,赤眼蜂的生活方式及两者的关系实质是 A 捕食和种间互助 B 共栖和种间互助 C 共生和种间互助 D 寄生和种间斗争
34.(湖南98初赛)噬菌体与受其侵染的细菌之间的关系可称为 A 共生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35.(广西99)下列关于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对它的生活环境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B 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结合的现象 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36.(浙江99)蛾类结蚕有利于保护自身,然而金小蜂借助于茧顺利地把卵产到棉红铃虫体内,使之死亡,真是“作茧自缚”。上面事实不能揭示下列哪种生物学现象 A 适应 B 寄生 C 共栖 D 适应的相对性
37.(广东99初赛)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种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例如某些害虫。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A 缺乏天敌 B 食物丰富 C 气候适宜 D 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 38.(广东99初赛)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 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 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它种群优越得多 C 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 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39.(河南98决赛)性成熟较早的动物,其后代出生率 A 较低 B 较高 C 动态平衡 D 变化较大
40.(福建97初赛)下列4种鸟,哪种将获得更大的进化优势 鸟种 卵数 雏鸟数 繁殖后代数 A 9 8 2 B 2 2 2
C 9 9 3 D 7 5 4
41.(广西99)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 种群 B 群落 C 生境 D 生态系统
42.(陕西97)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为,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A 生态系统 B 群落 C 种群 D 个体
43.(福建99初赛)调节总生物量增减的主要因子是 A 水 B 温度 C O2和CO2 D 太阳能
44.(广西99)生物适应并改变环境,减少温度、光、水分及其它理化因子限制作用,这种补偿作用要存在于哪个生态层次
A 个体 B 种群 C 生物群落 D 生态位 45.(河南98决赛)荒漠和草原中的啮齿类毛色较浅,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栖居者毛色较深,这种现象可由哪项来解释
A 霍普金斯定律(Hopkins’ Law) B 葛洛格规律(Gloger’s Rule) C 谢尔福德定律(Shelford’s Law) D 利比希定律(Liebig’s Law) 46.(湖南99初赛)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 能量与营养级 B 能量与个体大小
C 能量与个体数量 D 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47.(广东98初赛)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是因为
A 许多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
B 生产者个体数目总是要超过消费者个体数目 C 在所有食物链上都有进行化学合成的个体 D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
48.(广东98初赛)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
A 生态系统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效率多样性 49.(广东98初赛)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量的大小及相互关系,通常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来表示,这是因为
A 草食动物的生物量要比肉食动物的生物量少 B 分解者不断使能量再循环到环境中 C 生产者的生物量要小于消费者的生物量
D 一种被捕(采)食的生物的生物量要超过它的捕(采)食者 50.(湖南9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 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 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C 分解者,腐生生物 D 生产者,异养生物
51.(湖南98初赛)在青草→蚱蜢→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上,猫头鹰群体有机物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少需青草
A 625 kg B 20 kg C 10 000 kg D 40 kg 52.(浙江97)在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消遣。下列方法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的是 A 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 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C 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D 大量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53.(浙江97)随降水量的变化,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也常常随之发生剧烈变化的生态系统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54.(陕西97)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或食物网中a种群较为稳定 A a→b→c B C D
55.(浙江98)右下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合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③狼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56.(广西98)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荫,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更替表明 A 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 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 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低 D 从结构上看云杉比桦木高 57.(湖北99)下面4小金字塔哪一数量金字塔与“小麦—一粘虫——病毒”这一食物链有关
A B C D
58.(河南98决赛)下列哪项并非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A 空间 B 遗传 C 数量 D 繁殖
59.(江西99初赛)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二者相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甲地大于乙地 B 乙地大于甲地 C 两地相同
60.(广东98初赛)在某一生态系统内,蛇和猫头鹰捕食鼹鼠和田鼠,如果鹰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就要成为另一种捕食动物。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A 猫头鹰群体的增大 B 猫头鹰的灭绝 C 蛇群体的增大 D 鼠群体的减少
61.(广西99)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 太阳能 B 足够的有机物 C 氧气 D 水分
62.(陕西97)一种蝇的幼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皮肉为食,可致牛死,牛死后尸体为细菌所分解,在生态学上,下面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牛为生产者 B 细菌为消费者 C.蝇的幼虫为次级消费者 D 牛和蝇幼虫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63.(福建99初赛)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 A N1·M1>N2·M2 B N1·M1=N2·M2 C N1·M1<N2·M2 D N1·M1≥N2·M2
64.(湖南99复赛)脊椎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 B 成对(♂♀) C 种群 D 群落 E 属或科
65.(广东99初赛)在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水中的DDT含量为0.003ppb,种A体内的DDT浓度为水中浓度的0.7万倍,种B体内的DDT浓度为水中浓度的1.3万倍,种C体内的DDT浓度为水中DDT的浓度的17万倍,种D体内的DDT为水中浓度的100万倍。这4个种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