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干道、大马路、相同/相似店铺的家数。
将“辅助店、竞争店”所在位置正确标注于商圈简图上。 住宅特色:
建筑物形态
实地了解在本商圈住宅区的建筑形态、建筑高度、楼房数、建筑形式为新式或旧式分布区域。
目前的改建情况。
1-3年可能改建的趋势。
分布情况
实地了解该区的实际住户与建筑物分布情况。
将该商圈分为店铺区,以“甲”为代码:办公区“甲2”为代码:新式住宅区以“乙
1”为代码:旧式住宅区以“乙2”为代码:文教区,以“丙”为代码。
在简图上分别划定区域,制作商圈。 并在图上注明建筑物的楼层。
集会场所: 场所类型
本商圈汇聚人潮的场所类型。 聚集人口类型。
人潮路线
人潮汇集流动的路线。
人潮汇集流动的主要方向。
竞争者分析:
卖场气氛 本区对本企业较有影响性的竞争店,其卖场气氛、购物环境、服务态度。 客流量 该竞争店每日的成交客户数。 平均消费额
了解该店的各类顾客与消费金额比例。 根据此比例再分别乘其价格。
加总后求其平均值即为平均消费额。
营业额
客流量*流交率*平均消费额=每日营业额 每日营业额*每月工作天数=每月营业额 人潮状况“实地抽样方式”。平日及假日的要潮状况:
将一周的时间区分为两段:周一—周五及周六、周日、法定假日。
以上午8点-下午10点每两个小时细分为一个小段。
以15分钟为其抽样时段的样本,并计算其抽样点的实际经赤人数、机动车、汽车、助动车、自行车。
抽样时将人潮分为青少年、上班族、家庭主妇。 将每抽样的数,换算成以两个小时的人潮流动数。
例:以15分钟为抽样得该抽样点人数为Y,将Y×120/15=Z,则是其两个小时可能的人潮流动数。
将其数字依时段填入“人潮流动抽样表”。
将人潮流动抽样的数字以线图表示“人潮分布图”。
人口、住宅户数推算: 固定住家
以该商圈建筑物来推算当地住家户数。 以户数*3得出当地预估人口数。
将各抽样点人口数平均减当地人口数得出外来流动人数。
办公户数
计算该区的公司家数。
该区公司家数×(20-40)=该区办公人口。 该区办公人口即为该区的半固定人口。
交通状况: 公交车的往返站点
经过该商圈公交车的起站与经过路线。 经过该商圈公交车将行驶路线与终点站。 经过该商圈公交车的路数和站数。
下车后之走向
以转车为目的行走的路线。
以休闲、购物为目的行走的路线。 以回家为目的行走的路线。
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
运输系统(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飞机场)的出入口,可能带动的人潮。 重要道路可能拓宽扩建,带动的人潮。
消费特征与人口特征: 该区住户人口所得
高收入者达该地区平均收入4倍以上的人数所占比率。 中上收入达该地区平均收入2倍以上所占比率。 平均每户全年收支情况表与图。
该区往来、居住人口的消费习惯
对便利性、服务品质及店铺气氛的要求概况。
习惯消费(大型服装店铺、点心食品面包店、传统式饮食店)。 年龄分配情况。
教育程度分配表与图。
外来流动人口的消费习惯、特征
年龄分布情况。 消费服装的种类。 收入的高低。
5、商圈类型 集中型商圈
商圈店铺流动人口多(每分钟约30-40位以上)。 商圈住宅人口(约24000人以上)。 区的建筑物高且密集。
各店铺集中且围大,正所谓成行成市。
与本公司有互补性的店铺多,且规模大(大型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百货公司)。 交通频繁,车辆流量大。
商圈类型:商业办公楼、商业住宅、办公住宅。
分散型商圈
商圈流动人口少。 商圈腹地分散。
区的建筑物普通、老旧且高度6层以下。 店铺分散且围小。
与本公司有互补性的店铺少,且规模小。 交通不频繁,车辆流量少。
商圈类型:住宅、住宅办公、办公室、办公住宅。
6、店铺开发预估收入、支出与可能净利
以抽样点的实际平方米数与租金的调查 与目前承租人洽询。 与相关人洽询。 预估每次消费金额
先评估商圈抽样点滴适合开发何类型的店。 店铺依商圈类别所划分的市场定位。 每日客流量预估
了解各店的人潮数(从店铺前经过的人数)。
以各店的客流量÷各店的人潮数×100℅=各店入店率。 再以求出的入店率×该商圈抽样点的人潮数=预估客户数。
未来再依商圈的消费年龄、习惯、所得的变动可能对客流量的影响而做正(负)百
分比的修正。
可能业绩
预估消费金额×可能客户数=可能每日营业金额 可能每日营业金额×30=可能每月营业金额
固定费用(各种费用要计算准确)
预估固定薪资费用。 折旧费用预估。
其他固定费用(水、电、气费用)预估。 预估固定费用。
预估变动成本
预估管理月费。 销货成本。 总变动费用。
预估净利
可能月营业业绩-租金-固定费用-变动总费用=预估净利。 本预估净利不税前净利。
7、建议地点的确定
依上述抽样人潮与抽样地点所得的可能净利。 分析可能的本来发展情况。
将可供本企业开设店铺的地段或区间—注明。
8、发展情况(城市发展方向是必须要明确的问题) 未来政府的行政中心、大型休闲聚客场所的兴建计划。
未来捷运系统、交通运输中心所在点。 大型办公楼、商业中心等的兴建。 该商圈的未来转变情况。 人口年龄层的转变。
消费习惯的未来改变情况。 人潮汇集的可能变动地段。
9、结论(开店做决定时既要依据数据,又要依靠经验)
根据以上各种调查的资料,最后下结论时,最好能明确地将资料整理出下列五项重点加以说明:
点应设在何处,何阶段合适开店。 配合何种服装商品组合。 顾客的形态。 租金状况。 聚会场所状况。
10、店铺区域图绘制
针对能显示商圈特征的对象为主
商圈的界线(如:大马路、高架桥等)。 住宅区的建筑形态。 办公区的建筑形态。 店铺区的行业分布。 抽样点。
人流量、车流量的概况。 竞争店的店面。
明确标出此商圈的实际情况 对该商圈有明确的概况说明
11、立地要素
如果说商圈是培育店铺的沃土,那良好的立地点就如同树根一样,可适时吸取商圈最营养的养分,让店铺茁壮成长。换言之,空有沃土,但无良好的立地条件,店铺依然无法吸取到生存的养分,造成无法存活的命运。因此,立地点的优劣更关系着店铺茁壮与否。立地点差之毫厘,会导致业绩失之千里。所以立地条件优劣是店铺企业开店的重要考虑因素。
立地点所在街道评估依目标地点所在道路性格、接近度、邻居特性等相关设施做评估。
A道路性格,主要是调查立地点前道路特性及通行车辆的种类
首先,道路是考评目标立地的第一要点。不同的通行车辆构成不同的道路性格,进而影响消费行为。一般来说,道路性格可分为交通连接道路、运输道路、商流道路、效区道路、老旧道路。
连接道路:其主要是连接主要商业区与住宅区间,供居民上下班来往,日常生活必经的路线,通常是公交车站牌、交通工具转运站林立处。
运输道路:作为两地之间商品物资来源的干道称之为货流道。此种道路多半连接两大区域商品货物的流通,因此,货车及各式特殊运输车辆比例多。
商流道路:指批发、零售等各式商业活动来往频繁的动脉。它通常是店铺主要都市与卫星都市或是各个社区型。因此,此种道路背后往往有市镇、商业区或是住宅区为其腹地。
道路:效区住宅是新兴造市计划的产物,它也是接续商业区与效区住宅的干道。除了是上下班路线外,它也是附属旧市镇和新兴区连接路线。
老旧道路:老旧商业区所发展出的主要商业道路称为旧道。此种道路往往是人潮汇集处,来往行人多,车辆也偏重小型自用车。因此,是商业活动热络之路。
接近度,是指消费者是否容易接近店铺。尤其是造成人潮通行流动线断层的障碍物更是要提防。接近度是测量立地点是否符合顾客容易接近店铺的准则。通常接近度愈高是愈好的立地点。其考评标准如下:
a:转运站是否在预定点200米有公交车站牌或巴士转运站。此转运站最好是位于下班路线,以增加购物的时间性。
b:预定店铺前道路的宽度。路愈宽不仅行驶车潮愈多,且可增加停车的便利性。
C:是否有斑马线,人流可到对面街道或侧街,且左右距离在100米,关系来往人流数的多少。
d:临近100米是否红绿灯。红绿灯是增加店铺曝光率,增加消费认知的最佳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