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设计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的开篇环节。向学生介绍了人类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一些名作,使学生能掌握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功能。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生活。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和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四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提问法 启发法 讨论法 欣赏法。

五 教学准备: 教科书 教学图片 多媒体课件 视频资料。

六 课时:一课时

七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 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情景

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

“同学们在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吗?”对,就是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今天老师把这件“国宝”带来了,想不想一睹它的风采呐?大家请看,这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采用现代高科技做成的水会流、人会走的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如实的描绘了宋朝当时社会繁华的生活场景。好,大家通过这段视频了解到了什么是信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我们初步了解当时北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民俗、服饰、交通工具等等。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作品真实生动。像这种非常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艺术,我们称之为具象艺术,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具象艺术的震撼力整体感知《清明上河图》,以提问的方式获得信息进而导入新课。

二:课堂发展环节 教师主导教学

教师介绍:具象艺术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五代时期黄筌的一幅《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中国五代画家黄荃画的四季花草及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以至引得一只进献的白鹰数次展翅欲啄而受到皇帝的高度称赞。

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1 视觉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重点欣赏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例分析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现在我们看大屏幕。那位同学能告诉我这幅《清明上河图》都描绘了那些内容?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这幅作品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按照宋朝社会当时的样子描绘的,看起来很真实,这就是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

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车船运输、手工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等。后端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景。其中最各色人等的生动描绘充分的体现了视觉的真实性。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设问、学生讨论、老师归纳,师生共同探讨,增

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突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多媒体展示两幅作品让学生比较哪幅更有感染力? 多媒体展示《教皇英诺森十世》学生观看

具象艺术虽然强调再现性,但并非是处处都原封不动的描摹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的样子,而是艺术家利用艺术的语言,并按照创作需要和美的规律与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和综合的艺术处理,这就是具象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我们看《教皇英诺森十世》从瞬间捕捉的人物表情中体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请学生上黑板写: 人物表情:

眉目 双唇 目光 脸色 紧锁 紧闭 斜视 阴沉 人物性格特点:

多疑 阴险 狡诈 毒辣

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带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就是《教皇英诺森十世》最典型的特点。体现了具象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获取知识的可能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树立自主学习观念,解决教学重难点。 3画面的情节性或叙事性 多媒体展示《货郎图》

在许多具象作品中,我们可以像读小说一样从中“读”出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故事。《货郎图》描绘了一位中年货郎挑着“货郎担”来到农村时,众多妇女儿童争相购买围观的热闹场面。叙述着正在发生的事情。突出具象艺术的第三个特点:画面的情节性或叙事性。 师生合作学习:具象艺术的功能

二零零六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社会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叫好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同学们谈谈你们各自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教师补充:相传存世最早的孔子像是画圣吴道子所作,但吴道子生活的时代是唐代,离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至少相隔八百多年,其准确性又有多高呢?出现这些纠纷都是没有摄影技术惹的祸!那么在照相机没有发

明之前,我们该如何了解前人的生活?可以通过具象艺术。因为具象艺术有记录功能,它可以记录照相机发明之前的人和事。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焦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具象艺术的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多媒体播

《愚公移山》这幅作品是1940年徐悲鸿在印度举办画展时,喜闻国内传来鄂北大捷,非常高兴创作了这幅作品。大家都知道在1940年,国内正处于什么时期?抗日最艰难的时期。大家想一想这时候创作这幅作品表达了他什么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希望我们全国人们团结起来,胜利终将属于我们来鼓舞国人将抗战进行到底的精神。这就是这幅作品的社会干预的功能。具象艺术还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过程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甚至政治态度,这就是具象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众所周知的故事感染学生,具象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影响学生价值判断,从而起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 合作探讨环节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多媒体播放《蒙娜丽莎》学生观看

我们学习了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功能,一幅具象

作品在我们面前我们该怎样去评价他呢?好,好在哪?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你们可以去讨论下,然后我们开一个小型的拍卖会拍卖这幅《蒙娜丽莎》,那位同学愿意做拍卖师?上来向大家介绍这幅作品?

学生阅读讨论,推荐同学上台讲解……

老师总结:首先要分辨出是肖像还是主题性作品,然后看作品的环境表现。

肖像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1、表现的是历史上具体的人。2、作品能传达出“这个人”的 神态、气质和精神面貌。

《蒙娜丽莎》是肖像作品,达芬奇成功地塑造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

市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以其特有的神秘微笑而传达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自信和人文主义思想。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惊叹她神秘效果。大家看她舒展的眉梢以及微微翘起的嘴角,给人感觉有一丝丝的微笑从她脸上掠过,这种微笑是很平静的不至于引起情绪上很大的波动的。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达芬奇在这里极为谨慎地使用了他发明的“明暗渐隐法”,大家都知道面部表情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嘴角和眼角。因此达芬奇有意识地让他们模糊,使蒙娜丽莎的表情似乎总叫我们捉摸不定。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体会到《蒙娜丽莎》的魅力以及鉴赏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接着我们就要看主题性作品有哪些特征?在具象美术作品中,典型形象是与典型环境直接相关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像《开国大典》人物形象是集中和抽取了众多人的特征后塑造出来的。反映了一个大的主题,成为时代、民族的写照。

四 分析归纳环节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 具象艺术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的记录功能上,尤其在照相机没有发明之前,它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其次具象艺术还有社会干预功能,具象艺术为我们再现客观社会的同时,通过艺术形式的运用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教育作用。

2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只有大胆突破一切艺术上的禁忌和教条,不断借鉴新的思想和观念,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到创新!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创新”必须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课堂小结: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功能: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3、叙事性又称情节性功能:1、记录功能2、社会干预功能总结了解具象艺术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肖像作品与主题性作品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鉴赏具象艺术三、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社会功能的实现艺术创新评价具象艺术 课后延伸:对具象艺术的了解是我们欣赏美术作品的重要一环,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欣赏实践中去。经常运用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分析范例,使欣赏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设计 - 图文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的开篇环节。向学生介绍了人类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ofu75fd4d99g5n13tny9pg7z7hdvh00td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