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3.10充满魅力的
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我国戏剧发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标志,它们分别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 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演变顺序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 D.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3.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2019年12月16日,泰山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称号,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下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为 (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5. 有人这样评论一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有尘土扑面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B.描绘的是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 C.这幅画属于抒情写意的文人画 D.说明当时北宋商品经济发展 6. 下列是2019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 )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隋唐宗教人物画的风格 C.风俗画的风格 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
第1页/共5页
7.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 (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8. 下列对魏晋时期书法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书法发展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B.书法脱离了实用功能,使审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C.楷书、草书、行书等书体臻于成熟
D.王羲之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9.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其形成原因是( )
①继承前代优秀传统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吸收外来美术风格 ④众多画家的辛勤探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 下列对中国书画共性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起源于原始人早期的生活 B.都有美化人们生活的价值 C.都是中华文化的艺术形式 D.都在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11. 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有 ( )
①汉字自身的特点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 ③书法工具的改进 ④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13. 南宋时,很多画家的“残山剩水”画反映出 ( ) A.对残缺美的追求 B.对山河破碎的忧思
C.在画面中突出人物形象 D.画家受生活区域的局限
14. 结合下图信息,“图画文字”的准确含义是 ( )
鱼字的演变
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15.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 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D.北宋时期风俗画《洛神赋图》 16.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 )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17. 元代杂剧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民族矛盾的激化 B.对外交流的增强C.大量剧作的出现 D.文人投入的增多 18. 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
A.产生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B.融合并吸收多种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广大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其他剧种的衰落 19. 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 观察下列四幅书法作品的特点,判断它们的作者依次应该是( ) A.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怀素 B.颜真卿、怀素、王羲之、欧阳询 C.欧阳询、怀素、王羲之、颜真卿 D.欧阳询、怀素、颜真卿、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
21. 中国古代戏曲的盛衰存在什么规律?你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