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莱一事物的指向和集中①。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它们都是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幼儿感知觉的获得以及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极其重要。
出生后3个月的婴儿,由于条件性定向反射的出现,开始能够注意一个新鲜事物;五六个月时能够比较稳定地注视一个事物,但持续时间很短。1岁左右,随着活动能力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对周围很多事物感兴趣了,也能稍长时间地集中注意某一个事物,专心地玩弄一个玩具,留心注意周围人们的言语与行动。到了幼儿期,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长,可以较长一段时间去悦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或者听讲故事。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如儿童听老师讲故事、上课、学知识和学技能等任务的实现主要靠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如宙外歌声等引起的注意。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动作和语言的成熟,越来越多地出现有意注意,但稳定性差,易分散和转移。学前幼儿仍以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时间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例如4—5岁的儿童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故事,突然宙外传来一群儿童的欢笑声,他们的注意就会立即飞向宙外,无意注意干扰并代替了有意注意。虽然儿童有个体差异,但一般有意注意的稳定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是逐渐延长的(见下表)。
有意注意的形成是儿童入学准备应有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学前期儿童的有意注意不稳定,这就有赖于成人有计划地提出任务来组织儿童的注意。游戏是组织儿童有意注意的最好的手段。一般说,儿童在幼儿园通过组织参与游戏、比赛性的作业或劳动,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任务,他们就会不断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但在咨询门诊中,常见有不少幼儿的家长前来诉说:儿童在幼儿园表现得注意力很不集中,几分钟都耐不住,老师特另lJ反感,认为儿童有多动症。虽然对学龄前期儿童不诊断“注意缺陷”与“多动综合征”,但为了儿童能够适应今后上学的需要,对这些幼儿的注意力应当加以适当训练。 二、训练注意力的方法
1.蹬三轮车:让儿童自己蹬三轮车井数数,每蹬一下数一个,蹬到某一个数时老师喊停,让儿童说出一共蹬了几下。
2.拍球:让儿童拍球或由别的儿童拍球并数数,每拍一下数一个,拍到一定数时,突然停下,看儿童能否说对拍球的总数。
3.轻微口令:由老师用极微弱、勉强能让儿童听筒的声音发出口令,让他们执行,迫使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则听不清口令就不能执行。这种方法运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
4.逆反口令:由老师喊口令,要求儿童按照口令的相反意思去完成动作。如口令“立正”,儿童必须“稍息”,口令“向右转”,儿童必须“向左转”。要求老师口令短促、清晰,节奏一致。这种方法因为口令与动作正好相反,比较按口令做动作难了一点,如果儿童不高度集中注意,很难快速而又淮确地完成口令。
5、物品变位:在桌子上摆几件物品,让儿童看清楚后,令他转过身去,将物品变换位置或取走其中的一两件物品.再让他转过身.说出物品的变位,或者说出被取走的物品名称。
6.数字变位;在黑板上按顺序贴出l一10的数字,让儿童观察井认识这些数字,然后让他转过身去,把个别数字交换位置或者取走,再让他转回身来,迅速说出哪个数字变了位或者已被取走。
7.走平衡木:让儿童在平衡木上向前行走,当走得熟练乎稳时,再向后行走,最后投球给他,看他是否能在行走过程中接住。
8.滑板上接球:让儿童在乎地上练习滑板,当熟练时,训练投球,让他在滑行过程中接住。 9.对旗语:准备不同颜色的小旗子4—8面。每一面旗子代表一种动作,如红旗为拍手、黄旗为跺脚、绿旗为向前一步走、蓝旗为向后一步走……老师先把每种旗子所代表的动作向儿童介绍l一2次,然后练习开始。老师任意举起一种颜色的旗子,让儿童做出相应的动作。儿童的动作要求迅速,举旗超过2秒后做出动作或做错动作就算失败。反复练习,最后累计失败次数最少者就是第一名。小一点的儿童旗子数量不能太多,大一点的儿童适当增加旗子的数量。
10.写毛笔字: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每天写5—10个毛笔字。写毛笔字是训练儿童注意力的好办法,但适合上学后的儿童,小儿童常常训练的效果不明显。
幼儿注意力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训练几分钟就休息一下,然后再接着练习,或不断变化方法来练习,防止产生疲劳出现注意力分散而影响练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