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月亮忘记了》发言稿
西洋中心小学 聂丽铃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书是《月亮忘记了》。这是一本绘本故事,文字内容相对较少,作品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多想象的空间。
这本绘本的作者,笔名叫几米,本名叫廖福彬,生于90世纪下半叶,到现在差不多60多岁,是台湾一位知名绘本作家,他的作品繁多,像《微笑的鱼》、《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向左走向右走》等。他的作品也广泛用于的商业产品中,像电视剧、插画作品、墙绘一类的,相信很多老师都应该看过他的作品。
这个本书出版于1999年,刚好在台湾7.6级地震后,有读者说这本书治愈了重创后受伤人们。故事讲述一个男孩救起从天上掉下来月亮,并把月亮带回家精心照顾,月亮渐渐长大,男孩却因照顾月亮荒废了学业,经历了一些列冒险之后,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内疚,最后他认为应该把月亮送回家,于是不顾一切地把月亮送回了天上。
除了喜欢这个充满童话的故事,更喜欢这本书的绘画部分,像把月亮拟人化,给月亮穿衣服、给月亮洗澡,甚至睡觉的时候还要给月亮盖个毯子,我非常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感觉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想象力受客观生活和社会约束,已经想象不到这么多有趣的画面。常言道“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杯水。”作为教师更应该给孩子发挥现象的空间,丰富孩子的表象知识,激发孩子想象的能力。
尤其是低年段的教学,作文经常考的就是给孩子一张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的内容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很多孩子只会描述画面的内容,却不能丰富这个画面。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观察图面,先会想,图片中有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在脑海由单幅画面变为多幅画面。接着会说,最后才再落实到笔头上。
这本书故事有个细节也我非常喜欢。月亮消失后,人们虽然恐慌,但第一件事却不是去寻找月亮,而是去大量的制造“月亮”,导致“月亮”泛滥,不再稀有的月亮成了人们随处可丢弃的垃圾。对比与大人
们的荒诞,小男孩珍爱月亮显得更为弥足珍贵。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始终保持自己的童心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我想这也是作者所期望的自己吧。
最后,几米的绘本还有很多,欢迎各位有兴趣的老师找我借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