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50题,非选择题共2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价格不菲的网络英语课程,以实现同外教一对一在线视频教学。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线下教育质量低下B.居民消费观念改变C.居民消费结构改善D.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2019年6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西瓜和桃子等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降,但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强降水影响采摘和运输,火龙果和菠萝等水果价格上涨。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价格变动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②商品价格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③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④不同因素通过改变商品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变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如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如果生活必需品在D点,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必然处于盈利状态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B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③如果商品价格在A点时,从单个交换过程看,A点是等价交换,B、D点离价值较近④如果商品价格在C点时,优势企业可以逐步扩大生产规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由于非洲猪瘟病的影响,2018年国内生猪价格长时间的低迷,导致生猪养殖规模大幅度缩小,生猪出栏量萎缩。使得在2019年生猪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E为生猪价格)能正确反映2019年生猪市场现象的是A.B.C.D.-1-5.中央电视台2019年“3·15”晚会披露:某女士网上短期消费贷遭遇不法机构,先是借7000元仅得4900元,被强行扣除30%的“砍头息”,后来,因到期无力偿还这笔借款,又反复网贷新款还旧账,加上逾期费用,短短3个月,竟背上了5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该女士的经历警示消费者①坚持理性消费,拒绝网上消费贷②持量入为出,避免无度消费贷③增强法律意识,运离非法消费贷④必货比三家,选择线下消费贷A.③④B.①④C.②③D.②④6.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这说明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④商品的需求程度影响价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轻奢消费”(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更为新型的消费形式正在为大众所接受,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这说明“轻奢消费”①能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②是从众心理主导下的消费行为③符合适度消费原则的要求④能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的倾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下表为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2003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7.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6.02015年29.733.02016年29.332.22018年27.730.1由此可知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②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比城市居民多③食品消费支出越少,生活质量越高④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此下降,城乡消费升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华为公司针对PC业务制定的战略核心点包括两个方面:全连接和智慧化。2019年公司推出全新HUAWEIMateBookE二合一电脑,内置4GLTE,配置多天线接收技术,提高接收信号的能力。市场上的HUAWEIMateBookE二合一电脑①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③其价格是由配置的新技术决定的④价值和使用价值归华为公司所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以下举措正确并按“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排序的是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水平②改善消费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居民增加收入④不断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A.④③②B.④①②C.③②①D.③①②11.对于支付宝的用户而言,消费应用与理财增值同时进行并不陌生。近日,某公司宣布新功能“零钱通”上线公测,投资人通过“零钱通”不仅可以购买货币基金获取理财收益,还可以用于微信支付中的所有消费场景。这会使A.投资人的收益更有安全性B.投资理财的渠道进一步拓宽-2-C.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增加D.零钱理财成为最佳投资方式12.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同比上升14.2%。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3%,同比降低1%;体育健身、医疗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9.3%、24.6%、37.8%。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消费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在增加③居民生存资料消费费用有所减少④当前供给能力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常用“五六七八九”形容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这说明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②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农村土地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到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的“两权分离”再到现在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改革过程()①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②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直接占有③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土地利用效率④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5.过去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在网络时代,关注成本大大降低,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长尾理论”启示企业应A.关注大众消费需求,扩大生产经营规模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C.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产品D.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优质客户需求16.2018年9月13日,经济日报刊发了题为《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葩论调应高度警惕——“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的文章。其经济学依据是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非公有制经济能支撑经济增长,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长期以来、中国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从2010年以来,居民储蓄增速从16%下降到了2017年的7.7%,居民储蓄存款増长与支配收入之比从25.4%下降至12.7%。我国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3-①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社保体系完善→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居民消费和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拉动经济增长③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居民收入増加→投资理财需求旺盛→居民投资收益提高④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银行信贷增速放缓→融资成本上升→阻碍实体经济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2019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式(凭证)国债于3月10日开始发行,三年期、五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4%、4.27%。尽管股市回暖、大额存单利率上浮,但并没有影响市民尤其是老年人购买储蓄式国债的热情。关于国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债收益稳定可靠,不会受通货膨胀影响②与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相比,流通性较差③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风险比较小④央行能够通过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近年来,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岗位持续增加,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但技工短缺、熟练工短缺、新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却越来越突出。这凸显出①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②职业技能培训是化解就业问题的基础工程③要控制低层次就业,扩大短缺性就业岗位④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0.2019年3月1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它要求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相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登记。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有利于①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②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③遏制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的行为④确立劳动者主人翁地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2017年4月,上海、深圳、陕西等地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收入预期增强→消费水平提高B.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收入差距缩小→收入预期增强→消费水平提高C.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用工成本提高→“机器换人”增多→社会失业率提高D.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用工成本提高→“机器换人”增多→劳动生产率提高22.2018年9月28日,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对外开放问题时表示,中方将进一步降低商品进口的总体税率水平;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将加大放宽准入力度,在一些领域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股份比例限制。下列选项对其影响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降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减少消费外流②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③理性对待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完善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④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效益,促进引资、引技与引智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2019年初,重庆、黑龙江等省陆续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股份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这些举措A.坚持和完善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B.贯彻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C.能更好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D.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24.自2019年1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月,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等支出可纳入抵扣。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个税起征点调整后的传导反应分析正确的是-4-A.个税起征点提高→财政收入减少→影响财政作用发挥→不利于促进公平改善民生B.个税起征点提高→收入预期增加→消费心理趋于理智→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C.个税起征点提高→中低收入者税负减轻→再分配更加公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D.个税起征点提高→高收入者税负增加→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5.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5%左右。以下对该举措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强化行政手段,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B.政府履行再分配的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C.国家调节初次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D.我国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居民收入26.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将原来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450万元用作科研经费”的规定调整为800万元/人,并全部用于个人支配。与此同时,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其它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奖金调整所产生的效应,下列推导合理的是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提高②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创新活力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④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A.②一③一④B.②一①一③C.①﹣②一④D.③一②一①27.当前,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此,国家提出,2019年要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列政策符合材料中“加力提效”要求的是①减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加民生支出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④保持合理的赤字规模,适度扩大财政支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2019年继续保持打击骗税虚开高压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查处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企业108970户,定性对外、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凭证582.5万份,涉案税额1108.93亿元。查处涉嫌骗取出口退税企业3545户,挽回税款损失147.87亿元。解决企业骗税问题需要①企业要依法加大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处罚力度②企业要自觉诚信纳税③公民要关注税收的征管和使用④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29.《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这是我国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反映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A.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0.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里的专项附加扣除指的是,在计算应纳税额时,除了要减去起征点和缴纳五险一金费用之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这一措施A.发挥税收调控作用,降低生活成本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引导就业走势C.凸显社会公平,缩小群众收入差距D.减少财政收入,进而造成财政赤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