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单选题)
1、中共十八大是(D)开幕的?
A、2012年11月12日 B 、2012年11月10日 C、 2012年10月8日 D、2012年11月8日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C)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实现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建社小康社会 3、中共十八大报告题目是(A)。
A、《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B、《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C、《坚定不移沿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D、《坚定不移沿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社小康社会而奋斗》
4、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D)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A、最近三十年B、最近二十年C、最近五年来D、最近十年 5、(D)首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A、科学发展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十八大报告将 (D )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 “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A、社会建设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 7、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A)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A、政治体制 B、文化体制
- 1 -
C、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民主体制
8、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A)推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经济社会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 、统筹兼顾 D、以人为本
9、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D)推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
A、经济社会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 、统筹兼顾 D、以人为本
10、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B)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A、经济社会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 、统筹兼顾 D、以人为本
11、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C)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A、经济社会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 、统筹兼顾 D、以人为本
12、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政治协商制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3、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 根本方法 B、根本保证 C 、根本方向 D、根本措施
14、我们到(B)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A、2015 B、2020 C、2025 D、2050 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C)比2010年翻一番。 A、国内生产总值 B、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D、社会生产总值 16、国家要加大对(C)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
- 2 -
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A、农村 B、中西部地区 C、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D、西部地区
17、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A)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公有制 B、私有制 C、集体制 D、股份制 18、完善(D)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按需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分配
19、完善(C)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政府调控 B、 直接调控 C、 宏观调控 D、间接调控
20、完善(A)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A、开放型经济 B、节约型经济 C、市场经济 D、宏观调控 21、只有推动经济(B),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A、快速发展 B、持续健康发展 C、持续发展 D、健康发展 2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B)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2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A)。 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持续健康发展 D、坚持市场经济
2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A)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加快经济转型
C、加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25、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C)上来。
A、质量 B、效益 C、质量和效益 D、转型
- 3 -
2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B)。
A、科学发展 B、深化改革 C、发展节约型经济
27、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A),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B、国有经济、集体和个体经济关系 C、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 D、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28、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B)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A、民间资本 B、国有资本 C、社会资本 D、国家资本 29、( B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科技人才 B、科技创新 C、技术革新 D、管理创新 3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 A )。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B、经济平稳转型 C、高效经济发展 D、实现经济科学发展
31、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 A )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购买需求
32、继续实施( A )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A、区域发展 B、协调发展 C、优先发展 D、平衡发展
33、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 C ),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A、农业人口转移 B、农业人口城镇化 C、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D、城乡一体化
3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 A )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 4 -
A、农业综合生产 B、农业机械化生产 C、农业抗击风险 35、加大强农惠农富农( A )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A、政策 B、资金 C、关注 D、扶持
36、改革( B )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A、分配 B、征地 C、土地使用 D、土地所有
37、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 A )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A、城乡 B、生产 C、发展 D、投资 38、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就要( D )。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D、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9、( D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党的领导 B、民族区域自治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人民民主
4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 D )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A、社会主义发展 B、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41、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 B )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A、民主制度 B、政治体制 C、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42、要更加注重改进( C ),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A、党的领导方式 B、执政方式 C、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3、更加注重发挥( A )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A、法治 B、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44、要把( B )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