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码头水工结构型式及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4 / 68
(1)码头水工结构
码头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沉箱垂直码头线长18.15m,加前趾长1.5m,总长19.65m;平行码头线长16.95m。沉箱共分4×4=16个腔,每个腔尺寸3.65m×4.15m。沉箱底板厚0.65m,前壁厚0.45m,侧壁和后壁厚0.35m,纵横隔板厚0.25m。
沉箱安装在抛石基床上。
沉箱顶上为现浇砼胸墙和轨道梁,前沿轨道梁同胸墙连成一体。前沿轨道梁中心线距码头前沿线3.5m,门机后轨道梁为现浇钢筋砼梁,轨道梁中心线距离前轨14m,卸船机后轨基础为钢筋砼轨道梁结构,轨道中心线距离前轨26m。轨道梁上安装QU100钢轨。沉箱内和轨道梁之间为吹填砂,砂要振冲密实。1#泊位沉箱后方为抛石棱体,棱体顶标高-7.50m,棱体上为二片石,二片石上覆盖卵砾石倒滤层。
码头前沿线往后40m范围内的码头面层采用高强联锁块铺砌。
(2)护坡结构
1#泊位南侧护坡长234m,2#泊位北侧护坡长334m,两侧护坡均与配煤中心吹填护坡顺接,护坡吹填砂高程为7.437m。护坡采用斜坡结构,坡比为1:1.5~1:3,护坡堤心采用抛理块石或大型编织袋装砂,护面结构施工水位3.0m高程以下采用抛理块石或四脚空心方块护面,施工水位3.4m高程以上采用浆砌石护面。
2.3 工程自然特征 2.3.1 工程地理位置
北海铁山港区石头埠作业区1#、2#泊位码头水工工程位于广西北海铁山港区营闸路东侧、规划的三号路北侧,属铁山港西港区总体布局规划的港口用地范围,西北距北海电厂5.4km,西南距正在施工中的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铁山港区1#~4#泊位码头工程6.5km。
码头地理位置示意图
5 / 68
2.3.2 地形、地貌
本项目勘察场地为近岸浅海地貌,海底地形开阔,地面自海岸缓缓外倾,高程0.89~-15.82m,均被海水淹没。距离岸边约3.5km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天然深水带状航道,宽约800m,航道地面高程一般为-11~-15m。
2.3.3 水文
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之一,铁山港位于北部湾的东北部,从其潮汐特征数来看,K= =3.29,表明本港区的潮汐类型与北部湾其它海区略有不同,属不?HK1?HO1 ?/HM2 正规日潮。本区的潮汐作用较强,是华南沿海潮差最大的海区之一。
潮波自湾外向铁山港内传播时,由于受地形影响,潮波发生变形,潮差沿程递增,而潮汐类型由湾外海区的正规日潮(每天一涨一落)向湾内的不正规日潮过渡(大潮汛时每天一涨一落,小潮汛时每天两涨两落)。根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92年12月26~31日同步验潮资料分析,营盘K=4.53,草潭K=4.11,石头埠K=3.67。实测资料表明,最大流速发生在高潮位前后2~3小时,说明本港区的潮波属于以驻波为主,略具前进波性质的合成潮波。
铁山港区为非正规全日潮,其从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的潮位特征值为: 历年最高潮位: 6.31米(铁山港当地理论高程,下同) 历年最低潮位: -0.09米 多年平均高潮位: 4.28米 多年平均低潮位: 1.80米 多年潮位: 3.00米 多年平均潮差: 2.45米
历年最大潮差: 6.25米(1986年7月21日) 日潮平均涨潮历时: 8小时5分钟 日潮平均落潮历时: 6小时25分钟
设计高水位: 5.41m(潮峰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水位: 1.13m(潮谷累积频率90%) 极端高水位: 6.86m(重现期为50年一遇) 极端低水位: -0.46m(重现期为50年一遇) B、波浪
铁山港区没有进行过波浪观测。本海区由于受雷州半岛掩护,波浪强度不大,对港区有影响的主要是SSW、SSE和S向的波浪。根据涠洲岛的长期海浪观测资料,港区波浪以风浪为主,较大的波浪都是由台风或强季风造成的。据涠洲岛的波浪推算表明,港区水域泊稳条件良好,湾口西侧大牛石区域H1/10≥2.0米的天数平均每年2天,H1/10≥1.5米的天数平均每年5天。
2.3.4 施工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本工程建筑材料主要有钢材、水泥、砂、碎石、块石等,均可从北海市或周边地区直接采购,汽车或方驳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回填砂则从附近海域抽取,通过船将材料运抵工程现场。
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大型船机设备主要是大型挖泥船、浮船坞等。挖泥船采取外租,浮船坞采用我公司自有的“防城港”号浮船坞,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施工强度,整个工程配置了充足的船机设备,详见船机设备使用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时间 技术性能分析 备注 6 / 68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时间 技术性能分析 技术生产率为700m3/h,考虑影响因素,平备注 1 抓斗船 13m3 2 2012年12月-2014年1月 均生产率按450m3/h计算,该类型船舶单船在本工程内每月完成的工程量为:450 m3/h×10h/天×25天=112500 m3,满足施工需要 2 泥驳 600m3~1000m3 4 2012年12月-2014年1月 2013年7月-2013年8月 2013年7月-2013年8月 2013年3月-2013年8月 2013年2月-2013年6月 2013年4月-2013年7月 2012年12月-2014年4月 2013年1月-2013年7月 2013年1月-2013年7月 2012年12月-2014年4月 2014年1月-2013年8月 2013年5月-2013年8月 2013年5月-2013年8月 2013年1月-2014年1月 2012年12月-2014年4月 2013年1月-2013年7月 2013年10月-2014年2月 泥驳平均航速为4.5~5.5kn,倾倒区距离以5海里计,因此,泥驳每周转一次的时间约2小时,两条泥驳可配一条合抓斗船需要 本工程沉箱为2834.5t,可满足施工需要 3 浮船坞 3200t 1 抛石打夯、沉箱安装 4 拖轮 750匹 1 可满足拖航浮船坞需要 5 锚艇 抛石定位(打夯)船 整平船 50kw 1 基床抛石(打夯)施工一批流水作业完成,一条抛石(打夯)定位船可满足施工需要 基床整平施工一批流水作业完成,一条整平船可满足施工需要 沉箱每层浇筑最大方量约为400m3,12小时内浇筑完成,每小时33m3,可满足施工需要。 生产线配备2台龙门吊,形成流水作业,分6 600t 1 其中一台为备用 7 600t 1 8 搅拌站 HZS50 2 9 龙门吊 12.5/8-27 2 钢筋吊装与模板吊装作业,可满足施工需要。沉箱预制 模板最重为11t,可满足起重需要。 负责模板及钢筋的转堆工作,配备一台可满足施工需要 转运材料及搅拌站上料 沉箱预制 10 塔吊 7030B 300t.m ZL50 1 11 装载机 1 抛石打夯、胸墙浇筑 12 履带吊 60t 1 13 卷扬机 8t 4 沉箱出运 沉箱预制、胸墙浇筑 备用电源 14 空压机 混凝土罐车 发电机 9m3 1 气囊充气 15 8m3 5 16 300KW 1 可满足预制场备用电源 沉箱高17.2m,每小时浇筑33m3,1台汽车泵可满足施工需要 地泵每小时可泵送60m3,满足施工需要。 17 汽车泵 40m 1 18 地泵 60m3/h 1 胸墙浇筑 7 / 68
船机设备使用计划表
2.4 施工总平面布置
2.4.1 混凝土构件预制场布置
混凝土构件预制场安排在北部湾港务集团铁山港1#-4#泊位预制场,沉箱预制场距离现场约6.5公里。预制场内有配套的办公区、生活区、物资设备材料存放区、构件预制区、混凝土生产区、垃圾堆放区、供水供电、排水、施工通道、封闭围网、通讯网络等设施。预制场长约270,宽为175m,方向垂直于海堤。预制沉箱区270m×60m,出运存放区70m×54m,出运码头45m×14m,辅助区121×260m。整个预制场面积约47110㎡。详见预制地理位置示意图、布置图。
2.4.2 码头现场布置
因码头施工现场离预制场办公区较远,我公司计划在现场后方布置现场生产临时设施,其中包括:施工临时道路、钢筋堆放加工区、模板堆放区、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区、工具房等简便设施。考虑现场水电暂时无法接通,码头现场不设置搅拌站砂石料堆场等设施,采用混凝土罐车用预制场运输混凝土至现场浇筑胸墙。
8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