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业大数据本科实验平台及资源建设探讨
作者:李辉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7年第11期
对农业而言,大数据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挑战大数据,使信息技术处于农业领域的制高点,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为农业发力。 关于农业大数据的认识
农业大数据是指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技术与方法处理农业生产、销售整个链条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农业数据应用作为农业大数据产业的落地点,要分析挖掘数据的价值,还原大数据结论,反映行业问题。换言之,将农业大数据应用于粮食安全、土地经营、病患防治、动植物育种、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农副产品消费等领域,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农业数据是很复杂的,具体表现为数据源分布广、可控度低、作物干扰大、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和获取困难等,因此导致我国农业大数据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大数据研究普遍存在着只有数据、没有充分应用取得价值的问题,导致搜集数据、存储数据的付出被让位;其次,数据类型单一,只有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缺失导致数据的不完整。同时,也缺乏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区域视角缺乏全国视角;最后,基础数据采用业界的Hadoop开源技术简单堆砌,很难保证未来的实用性。
目前,专门从事数据科学与应用研究的人才比较紧缺,大数据人才的招募、培养、使用是农业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大数据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国内各高校陆续进行大数据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在考虑将大数据相关课程纳入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要。在我国,除以山东农业大学为首的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业联盟之外,还有江苏、中科院大数据实验室等陆续成立。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院校的领军者,在大数据领域集中圈地建立农业大数据实验室。同时,在全国农业领域的积累以及联合全国优秀的企业共同建立农业大数据实验室,并将农业大数据实验室教学尽快纳入培养体系之中,确保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大数据领域后来居上,达到国家级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大数据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人才培养中,结合农业行业的相关应用特点的实验室教学是关键环节,满足农业行业的人才技能要求,需在本科的相关学科中强化基于农业行业相关数据的实验教学环节。首先要立足于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双学位大数据教学,从验证性、实际性和创新性三个层次设置实验,确保中国农业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此课程,了解大数据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及其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和意义。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通过开放共享大数据实验室资源,以联合大数据的科研院所开展农业大数据教学科研工作,全面提高整个农业院校的科技现代化教育水平。综上所述,为培养大数据教育的高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