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哲学史作业《论语》与孔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哲学史作业 读《论语》有感 中国哲学史作业2018-2019 中国哲学史重点讲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论语》一书以对话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思想主张。下面对于其中的一些言论主张作出一些简单理解。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想到去做,就可以达到。孔子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道德修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仁是人的本性,但并非人人生来就有仁,仁也是需要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修炼才能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正是强调了这种主观能动性,仁是孔子思想中一个至高的思想境界,或许他离我们每个人都看似非常的遥远,但只要心向仁,靠道德的自觉,自身的不懈努力,依然可以达到仁的境地。明朝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可以说与孔子对此有着极其类似的观点。只要一心存善念,人人都可以为圣人。只要任何人愿意真正开始为仁,那么他便进入了这一仁的境界了。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何谓远乎?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这句话,据我所了解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讨论,这里我将简要说明下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里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无论放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他的道理。正如勒庞《乌合之众》中的观点一般,民众总是存在愚昧无知的,民众缺乏理性,依赖于信仰与权威的引导,用想象来判断,模仿他人的行为,总之,民众是无知盲从的。《论语》中孔子表现出的思想也是保守的,也存在对于民是愚昧的看法,但这并不与孔子以仁为己任、创办私学的行为相违背,正是因为民众愚昧无知,才需要对他们加以引导教育,是为可使由之,那为何不可使知之呢,也许在记录的过程中,孔子的话语并未完全完整的记录下来,并且在语境中是难以将自己的思想合理完美概述的。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当时来看是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观点,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民众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单纯地传授以知识而不加以引导带领,必将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民众中也存在着相当一大部分的蒙昧无知的人中国哲学史作业 群,所谓无知的大多数,放在现在也同样适用。只有当民众素质有所提高,民智有所开,则可使民知之。民众都是平等的,但民众的素质、智商却是难以平等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一个国家政府而言无比重要。而这在我们两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得到印证和解释。古代王朝的衰亡,很多都是死于农民起义,而起义的原因无非是人民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受到人民的群起而攻之。放到我们当代社会,当民众失去对于政府的信任后,塔西佗陷阱便随之而出现,所谓塔西佗陷阱,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之后引申成为一种现社会现象,是指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样的塔西佗陷阱在近几年来频频发生,各种流言的传播正是出于民众对于政府信任的缺失。千年前孔子提出的“民无信不立”,对于当今的政府仍具有很大的警示和参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与上一段的“民无信不立”相辅相成,如何获得民众的信任?那就是其身正。民众对于政府信任不是来源于政府的苛政严律,而是来自于政府对于民众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述。如果一个政府内部腐朽堕落,那么民众自然对于这样的一个政府不会有任何的信任和支持,“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个政府清明廉洁,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以身作则,那么这样的政府必然得到民众的爱戴和信任,“其身正,不令而行”。放在当今社会,对于党内的反腐倡廉,和政府的清明行政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培育正风只要领导者率先垂范,其效果就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一样显著,自然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但又短小精悍,其中的哲学、政治思想对于我颇具有启发和参考性,虽然我对其中很多的内容还不甚了解,但还是对简单浅显的句子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简单在此罗列,记录下自己的感想。今后的生涯想中国哲学史作业 必也会与《论语》有更多的接触,希望能带给我更多的感触。

中国哲学史作业《论语》与孔子

中国哲学史作业读《论语》有感中国哲学史作业2018-2019中国哲学史重点讲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论语》一书以对话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思想主张。下面对于其中的一些言论主张作出一些简单理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想到去做,就可以达到。孔子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道德修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仁是人的本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o3bs564mj3uh255c6he20sz532alg00c9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