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中学生物《必修 1》复习检测题(三)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
C.P、N、C、Mo
D.Ca、C、O、Mn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3. 右图表示由 3 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 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4.图
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 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
D.线粒体供能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 谷氨酸的 R 基为 C3H5O2,1 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N 原子数依次是
( )
A.5、9、4、1 B.4、8、5、1 C.5、8、4、1 )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1
10.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2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 DNA; 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
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11.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 1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 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含量不同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 PI 的进入1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
A. 选择透过性 B.内吞和胞吐 C.保护作用D.主动运输
14. 某蛋白质分子中有 M 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 N 条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几个氧原子?( ) A、2M
B、M-N
C、M
D、M+N )
15. 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3 的曲线。影响 A、B
两点和 B、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B.能量、载体数量D.能量、离子浓度
)
16. 以下是对生物体 ATP 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B.ATP 与 ADP 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ATP 中存在 2 个高能磷酸键
A.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 ATP
D.生物体内的 ATP 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1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C.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成熟的分泌蛋白
18.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B.可以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通透性C.可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做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可用龙胆紫染液代替醋酸洋红染液
19. 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储藏条件最好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