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阿房宫赋》
(教学设计+文本语用知识整合+同步检测+高考对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可谓( )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 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 (四)小结作业
五、板书设计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阿房宫赋
奢——亡——鉴
【同步检测】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突兀.(wù) 骊.
山(lì) 殆.
尽(dài) 廊腰缦.回(màn) B.珠砾.(lì) 迤逦.(lǐ) 涨腻.(nì) 倚叠.如山(dié) C.摽.掠(piào) 仓庾.(yǔ) 宝鼎.(dǐnɡ) 胜负之数.(shù) D.极妍.(yán) 媸.
(chī) 闲暇.
(xiá) 朝歌夜弦.
(xuán) 解析 A项中“骊”应读lí;C项中“摽”应读piāo;D项中“弦”应读“xián”。答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A.???②始.
速祸焉
???①然.
后得一夕安寝B.??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①六王毕,四海一.??②楚人一.
炬,可怜焦土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3
B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教案:16.1 《阿房宫赋》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